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中教育围绕考试or学生? 高中生绕不开应试?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0-14

         应试环境下的非应试尝试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逃离应试”只是家长的角度。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北京最著名的几所高中举办国际部,如果仅仅是提供部分高中生“逃离应试”,那么与一般的留学中介机构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玉海,曾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目前是北大附中党委书记,既在大学又在中学的工作经历让他对目前基础教育有着不同层面的认识:“为什么大学现在关注中学教育?这源于大学在对本科生、研究生教育观察之后的自问:我们招到最好的学生了吗?即使在北大,每年也有10%的学生拿不到学士学位。那些90%可以顺利毕业的学生,又有多少具备了目前大学认为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呢?事实上,目前大学在招收这些学生后,对于他们之前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培养,是不满意的。而据我了解,现在的高中生,每天都要花16至18个小时来学习。为什么耗费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可是对学出来的效果,学生、家长、老师、校长都不满意呢。既然过程和结果都不令人满意,大家为什么不去改变它呢?”

      “我们的国际部项目不是为了送学生出国,那样的话,找中介机构就可以了。”北大附中校长王铮说,“现在一说到应试,就说因为高考我们必须这么做、这样学。其实,与其说‘没有高考就能怎样怎样’,不如说要不断探索与改革。目前,高中正在进行课程改革,国际部的教学可以在现行高考体制下,另外辟出一块实验田,将北京大学对基础教育的想法、国际上一流高中培养学生的方式和北大附中自己的特色结合起来,进而在教育改革上作出一些探索,并可与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相互借鉴。”

        王铮曾任深圳中学校长,在深圳中学开展过国际化教育体系建设,今年重返母校担任北大附中校长。在国际部这块“实验田”,他已作出如下探索:外教课小班教学;重视体育运动;创办《北附日报》。“在深圳中学国际部,我们开办完全由学生自己经营的校园咖啡屋,在北大附中国际部,我们将开设一个厨房,来锻炼他们的技能和交流能力。”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