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暑假期间新高三年级中等生复习规划与指导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8-02

  暑期是为了高三复习做好准备。根据新课标高考(论坛)《考试要求》(或考试大纲)内容规定:重点考查双基,侧重考查能力要求。这就给了我们备考复习指明了方向。很多同学天天面对“双基”这个词,但是具体指的是什么还并不是十分了解。双基通常是指学校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即为”双基论”。下面我们具体从本质上谈谈中等生如何进行高三前期的暑期规划。名校

  一、认识与尖子生差在哪里

  学基础也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也有不足的地方。借鉴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能够使大家进步。我们只有先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迅速的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借鉴比自己优秀的人,往往能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名校

  很多中等生错误地认为自己平时少花时间学习了,或原来的基础比较薄弱,或是自己比较“笨”。在他人眼中不外乎两种类型:不努力、学不会。其实本质上是学习方法上的不对,与尖子生相差的往往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说明白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中等生徘徊在这一步之外,不得其门而入。名校

  这里不妨说一下全部学生在学校日常学习的过程,全部的知识点都来自课本,上课形式或许不同,但是几乎都是从一个现象或一个观念讲起,引申出推导内容,最终得出结论,然后布置课后练习大家自行巩固。尖子生在听讲过程中能够带着自己的思想,不但注重结论,而且注重其推导过程中这个知识点应用的方法和范围,再通过课后练习,就能不自觉地完成”认知--理解--应用”的全部过程,下次遇到陌生的题时,他能够理解这个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就能发挥自如。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从理解到应用的引导过程,造成最后记住结论甚至记住课本上推导的行进步骤,却没有获取其中的行进思维,导致做题时吃力甚至不会做。

  学校教学模式较为统一,并且目的性极强,都直指高考。对中等生而言,过多的研究题目,研究解题方法,由老师或教材代为细化、代为抓全、代为分化知识点,造成学科知识记忆量庞大,使得学生尤其是在高三阶段苦不堪言。每天不当要抓住课本主体知识及衍生出无数的细枝末节,还要应对题海。而尖子生似乎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就能理解这些大小知识,并且做题轻车熟路,是因为他们常年累月中不自觉的抓住了“窍门”。不是他们的领悟能力强,也不是他们天生资质超强,而是他们平时善于动脑,不经意中抓住了学科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思维,并且在日常做题时常常锻炼这种思维,于是越学越轻松。名校

  从根本上说,中等生并非输在基础薄弱,并非输在勤奋努力,而是在思维层面上差了一个层次,那么我们要如何通过正确的规划弥补这个差距甚至做的更好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规划,锻炼思维,从暑期做起。

  二、如何给自己做好全年规划

  现在不必给自己定制一个细致周全的全年规划,需要一个大体的、整体行进的方向,配合学校进行的三轮复习方案,给自己定制一个合理的方向。名校

  首先是暑期到第一学期末,这段时间是属于查缺补漏,将高中全部知识过一遍的的第一轮阶段。我们要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在回归知识点的时候,同时抓好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部分,确保对绝大部分的知识点能够较为自如地应用,具体体现在认知他们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高考无论如何课改,其中80%的分数来自基础部分,这点是无论如何不会改变的。所以在这一阶段,抓好基础,重在理解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是寒假至五一期间,这时候该抓综合题型,做大题难题,用之进一步巩固知识体系,挖掘并掌握这些题的考察方法和知识的应用方法,重在思维锻炼,研究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起点、过渡点、终点。

  第三阶段放在五一,这时候应该研究下标准化体系,即选择题。选择题分数占比十分的可观,并且有很多信息可以帮助做题,如题目、选项等,选择题是只讲究结果不讲究过程的题型,填空题也类似。平时大家做题的时候可以研究题目,到了五一冲刺阶段,其他该掌握的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只有选择题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我们要用理解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单纯的依赖知识点做题。五一后主要以提高选择题做题速度和提高正确率为主,不讲究”规矩”及”标准解法”,以研究解题技巧为主。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