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同写春游差别很大 小学生作文为何下笔无言?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5-06

         教学探索

         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

         上语文课、学写作,但就是写不出、写不好作文,在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看来,是儿童严重集体失语的表现。理由是,应试教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严密的评价体系,怎么考就怎么教,我要这样的产品,你就必须按照程序生产,作文占语文试卷很大的分数,其中又会有几个得分点,结构、选材、表达、立意,作文成了孩子最不敢表达思想的一种写作。

        李葆春认为,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想写作文。比如二年级时,孩子们开始学习写说话,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写课堂上有趣的事儿,伙伴之间好玩的事儿,用多种形式让孩子把生活中发生的、想与别人分享的事儿表达出来。也可以在班里五六个人成立一个小组,传递日记,每天由一个孩子写日记,剩下的孩子写对此的感想,这样一来孩子便有了读者群。慢慢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鼓励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等孩子到了高年级再对形式进行约束。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破解写作难题,也逐渐成为长沙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研究的一个方向,有学校和老师在尝试着从“拿着教材怎么教”到“我要教给学生什么”的教学方式的转身。大同小学已经在进行这种语文教学的改革,并由柳杨老师在首次跨区进行的浏阳城乡教研交流活动上,上了一堂《自然之道》的公开课。

        柳杨老师分析了两种教学方式的不同:

        传统教学环节是,40分钟课堂,老师会带领孩子通读课文,剔出其中新增的字、词和句,探讨文章中心思想,进行段落分析,词句赏析,再升华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道,更侧重于老师对于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引导。

         改革创新的教学环节是: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和作者融为一体,一起走进文字,感受作者的所看所思,让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来领悟文章表达的主旨。在这种教学中,老师更像在搭建孩子与作者心灵交流的桥梁,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让学生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并用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关链接

         小学生作文“黄金必杀句”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会永远记得这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

        ◆又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星期二,老师宣布:星期五去长沙生态动物园春游。我听到这个消息,一蹦三尺高。

        ◆大雨中,妈妈的裤腿湿了一大截,袖子上、额头上也落满了水珠,看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望着她那苍白的脸,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妈妈,我爱您,我会用一颗感恩的心来报答您,谢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爱!(记者 周辉霞 实习生 李萍)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