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能力培养
数学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课程内容。
记者:《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如何体现这一要求的?
负责人解读: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
首先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
第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
第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记者: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如何与时俱进,反映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负责人解读: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修订在注重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比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的知识。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