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小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升写作水平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章佩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2-13

        中环阅读:最必要的阅读

        关键词:各类杂书 推荐:地理、人物传记类

        中环阅读应该多看包括各种杂志和报刊在内的健康杂书。

        种类繁多的杂书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其中一些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社会性,可以让学生在看书的同时也了解世界和社会。这些东西不但可以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俞老师推荐了《中国国家地理》、《环球人文地理》、《名人传记》、《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他举例说,《中国国家地理》是以中国地理为纵线,融文学、历史、政治、社会、民俗、动物、植物等诸种学科为一体的专业型“综合”刊物,不仅如此,美丽的山川河湖让学生滋生行走天下的梦想,酝酿呵护建设的心愿,这对于建立一个中小学生柔软、知性、坚定的心灵世界是有极大好处的。

        俞老师说,这些杂书的阅读方法应该是泛读。学生们不用花太多时间去仔细琢磨里面的东西,能够大致了解所讲的内容和知识就可以了。

        外环阅读:最重要的阅读

        关键词:名著 推荐:曹文轩、金庸系列

        外环阅读主要是读名著。俞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的底子就是由各种传承千百年的名著打造而成的,但是目前电子产品泛滥,使得学生们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变差。

       “我推荐一些当下的‘新名著’:曹文轩的成长系列小说特别贴近儿童的心理,深受小学生欢迎。金庸小说系列,则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以及中学生阅读。金庸小说是已经脱离了旧武侠小说意义上的新文学,他的小说情节曲折,让人不忍释卷,塑造的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尤其是一些正面人物,极具人格魅力,而且小说融西方现代哲学、儒、佛、道等中西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于一炉,文本极具思想内涵。学生们阅读这些名著,不仅可以树立起对阅读的兴趣,而且能逐渐亲近人文,养成博大深厚的心灵背景。”

        俞老师说,由于大多名著是以小说的方式呈现,篇幅比较长,所以建议快读,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即可,还有一类名著名作,比如诗歌,则需要诵读、记背,以达到积累、内化的作用。

        讲座现场问答

        问:如何让孩子养成看书的习惯?

        俞:建议家长,把电脑、电视关掉。可能有些家长会说,这不太现实!那么我讲一个自己的例子:我曾经给上小学的女儿订《中国国家地理》、《少年文艺》等,孩子不看,但我照订不误,全堆她房间里去。房间里没有电视和电脑,她无聊时只能拿书看,慢慢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养成习惯之后,电脑、电视的管制,就可以放松了。据教育学家研究,学生阅读养成的黄金年龄大致是9—12岁,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内,能够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会终身热爱阅读,否则,将会终身排斥阅读。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广大家长与教师警醒的规律性结论。

       问:孩子文章写不长,干巴巴的似流水账,怎么办?

        俞:孩子文章写不饱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项写作技术——描写缺失了。描写不到位,会使文章不具体、不形象,没有画面感。比如,写人的作文不进行外貌描写,这个人就很难立在我们面前。我们说写记叙文要“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就得尽量用描写的文字把画面还原给读者,这样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