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老师期末出跑腿题替学生“补课”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燕 文 王子诚 摄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1-18

         大人“包办”一切让一年级孩子很少与人沟通

20130118085844.jpg
学生在实践送信

        “这边是医务室,二楼右边的办公室是大队辅导员教室……”这两天,胜利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一到课间就会在校园里“认路”。一学期下来,有些不常去的专用教室还比较陌生,而偏偏这次期末考试,老师们出了怪招——要考学生们的“跑腿”能力,比如:“请你去传达室某某老师信箱取一本名叫《上城区教育研究》的杂志。”所以,有些着急的小朋友开始先在校园里熟悉路线了。
        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生活都被大人“包办”了,使得他们很少与人沟通,以至于影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跑腿”代替卷面考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当小学生才5个月都不到。不少小学的期末考试,是不为一年级学生设卷面考试的,而是采用一些实践类的考察代替。一般为整理书包、系红领巾(鞋带)、打扫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或者读写姿势、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考察。

        胜利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想在这次期末考试中有针对性地“搞”点新花样。在方案中就写到,要让孩子去校园的某个陌生地点“跑个腿”,比如说,请你去101办公室找某某老师,借一支红笔、请你去学生处向某某老师借一卷双面胶、请你去医务室找医生拿5支棉花签……

        乍一看题目真当简单,事实上,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分清学生处和总务处的区别还是有蛮大难度的。“孩子们平时上课、下课,跑得最多的就是教室、任课老师的办公室,或者操场,学校里其他的专用教室或者办公室,他们是极少有机会接触到的。”负责这项考察活动的孙老师说。

        据孙老师介绍,为了增加“考试”的难度,在这些陌生的“考点”里面,坐着的“考官”也都是孩子们不认识的人,当中包括了家长评委、学校的保安或者高年级的一些老师。在考察的时候,如果孩子“能听懂任务,愿意完成任务,并能回应考察老师”那就算通过。当然,如果孩子“能顺利完成任务,不明确处还能与老师进行自然大方的交流”。那么,就能拿到一个比较优秀的成绩了。

        希望孩子能主动交流

        又是陌生的地点,又是陌生的考官,老师可谓“费尽心机”。

        胜利小学张校长说,这样的考题事实上就是“逼着”孩子主动交流,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困境,最后解决问题。比起答对试卷或书面上的一道题目来说,这样的实践类题目更能让孩子学习到东西,也能从中获得破解难题的喜悦。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