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刘务才-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探究
来源: 作者: 编辑:AAA 时间:2008-12-22

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探究

鸡西实验中学  刘务才

    内容摘要: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分析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应具有的品质或素质;研究学生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的障碍;探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人才 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劳动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人才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未来人们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

    二、 什么样的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

    经过我们分析研究我们将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定义为: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的问题过程中,力图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转换信息、储存信息、应用和监控调节信息、从而达到产生或可能产生出某种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成果,并加以传递;展示、评价和反思提升这些信息的智能品质。在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学科知识学习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前人创造的知识精华,但由于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决定了学习活动具有再发现和再生产的性质,这体现了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区别于科学家和艺术家不同之处——更多是具有较大的个人发展价值,尽管两者有着共同的心理规律。这种界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路,与一般信息加工不同,强调以新颖和独特的方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空间,以及在可能产生出某种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成果以后要加以反思和提升,这一步对于个人乃至人类社会知识的增加提供了可能。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应具有如下品质或素质:

1.在学习中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唯上、不唯书。
2.对同一问题能够尝试采用新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并能够提出多种解决办法或解决途径。
3.有意识地对学习内容或某一事物进行分解重组,在分析与综合中获得新发现。
4.积极参与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制作从而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或已经存在但自己从未知道的成果。
5.努力运用新观点、新方法去思考、认识、看待已存在的甚至是被定性的问题。
6.对新生事物有极大的兴趣,乐于接受新理论、新工具、新方法并加以尝试运用。
7.努力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不同的范围、领域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况。
8.积极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集体活动,出谋划策并努力成为组织者和领导者。
9.主动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系统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想象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0.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进取精神、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

    三、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障碍因素

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认为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障碍除纯粹生理因素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因素

(1)认知能力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

①观察力、记忆力弱,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会影响创造性;
②想象力不够丰富,迸发不出思维的火花;
③不善于幻想和联想,不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去塑造未知的事物;
④由于多年的学习与生活形成了思维定式,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思维的效率,同时也限制了思维的创造性;
⑤不能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思维,使思维受到限制,如不相信直觉思维,就会放过很多新发现、新想法、新思路;
⑥不善于应用类比等思维技巧进行思维,提不出科学假设。
⑦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的训练情况及现有基础。
⑧缺少勤于思考、善于思索的习惯。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