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的应变能力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景园中学 作者:倪晓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3-23

例如:初三课本第 26 课在此环节的安排是这样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

1.What’s the meaning of “Most of the questions had nothing to do with his lessons.”? 2. I don’t know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 With the money he made from some of his earlier inventions, Thomas Edison opened up his own lad in New Jersey.” 知道的同学就可以回答为 1.The meaning is “Most of the questions were not about his lessons.” 在第二句中,同学们主要是不明白状语部分“ With the money he made from some of his earlier inventions,” 明白的同学们可以回答为 2.In this adverbial, the sentence “he made from some of his earlier inventions” modifies the noun “money”, it is an attributive clause. 学生如果能解释成这样,就说明他们彻底明白了。当然,同学们如果都答不上,教师可以给他们解释。在这种观察、思考、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同学们得到了充分的眼 再回到脑的综合训练语言表达的过程

在此课中,有一句较为复杂的句子是“ He said that he thought more of a person who has one idea and makes it work, than of a person who has a thousand ideas bout doesn’t do anything about them.” 我让同学们找出句子的主干为: “He said that he thought more of a person ……, than of a person …..”. 对于这样较为复杂的句子,如果学生找不出,教师可以帮助。

3 变阅读为口语训练资料      训练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

学生拿过来一篇课文,师生共同解决完疑难点之后,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一下课本的内容,而不是要求他们去背课文。背课文是生搬硬套,一旦有变化学生就不能应付了。在复述的过程中,应告诫学生们尽量用他们自己学过的语言来代替课本中语言。实在不能变的便用书本上的词语。有好多学生就是在教师强迫要求背课文的情况下,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并且从此一蹶不振。

对于很长的文章,可能从头到尾复述较难,可以把一个长篇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来复述,这样练习口语的人数增多了,每人复述的内容少了,便于他们追求完美,使他们没有负担感。然后轮流来复述。当然,变换后的语言可能没有原文生动形象了,但是学生会力求语言的变化,力求真实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实现语言交际,这就足够了,远比只背课文不思不想有意义的多。

学生们只要能够很灵活地运用各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当他们写作时一定会选择最好的最有文采的词语来运用的,所以,不必考虑为了追求语言的华丽,必须要求学生背课文。况且在初中阶段课文中并没有任何的名篇名段的选取。如果强迫学生去背那些可以用任何语言都能表达的内容的话,久而久之,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其结果是极其可怕的。当然,到了高中乃至大学,有好的名篇名段,教师要求背诵这些篇目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们也会主动去背诵这些美妙的内容的。

4 读后思      思想的净化和升华

文章读完了,读后思就尤为重要了。这不仅是学有所悟的一种体现,而且又是一次语言练习的绝好机会。比如学完 Bill Gates 你可以问如下的问题: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Bill Gates?

Do you want to be another Bill Gates? Why? Why not?

What do you think of Bill Gates? 等等类似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不仅语言又一次得到了锻炼,同时思想也得到了升华。在此环节中学生们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语言天赋,在英语的天地中畅游,享受学习英语带给他们的谈天说地的乐趣,至此,他们对英语语言的领悟,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课堂环境要靠我们任课教师自己养成,培养。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竭尽全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立足课堂,为学生竭尽全力地设计真实的语言情景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注意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允许学生有怪想法,允许学生犯错误。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学生从小养成一种乐于探究问题的活跃的思维习惯,形成一个人人提问,人人有能施展自己才能机会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为走出课堂走向真正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英语交际中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