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 雷娜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0页例7
设计理念:
1、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的“探”,使师生双边活动产生“共鸣”,和谐发展。
2、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经历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经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概括出倒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数学的兴趣。亲身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不同种类数的倒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0为什么没有倒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上课以前想和同学们先做一个文字游戏。
教师举例:如果我说“喜欢”,你就说“欢喜”。
教师:嫉妒 学生:妒嫉
教师:我们爱父母。 学生:父母爱我们。
教师:六月一日是儿童节 。 学生:儿童节是六月一日.
2. 探究游戏规则。
教师:你能说说这个游戏有什么特点吗?我说的话与你们说的话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游戏中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中也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倒数的认识。
(设计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文字游戏”这一有趣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实施
1.学习倒数的意义。
师: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生:这些算式的乘积都等于1。
师:你们还能否说出乘积是1的算式呢?(学生尝试,同桌互相交流)
师:这些乘积是1的两个数都有什么特点?
生: 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了位置。
师:说的好。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就叫做互为倒数
(理念:学生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特点,说明他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征——即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此时让学生给倒数下定义,已是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经验。)
2、引导质疑
师:你认为在倒数的意义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同学们互相表述自己的意见:“乘积是1”,“互为”
师:引导学生理解“互为”一词的含义:倒数是相对于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不能单独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例如: 是倒数. 2是倒数.
(举例说明对“互为”一词的理解,处处显示出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小组讨论:
1.怎样检验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
2.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3.怎样求不同类型的数的倒数?
(这三个问题的出现,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问题的层层深入,丝丝相扣,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检验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就要看它们的乘积是不是等于1,因为1乘1等于1,所以1的倒数是1;又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这样有效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昂然。开放题的设计,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1、自然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所以自然数(0、1除外)的倒数就是用这个自然数做分母,用1做分数的分子。
2、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因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不相等,所以不能用“=”连接。
三、知识闯关
判断:
1、倒数是一个数。 ( )
2、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 )
3、任何数都有倒数。( )
4、c和d互为倒数,所以c×d=1。 ( )
5、 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6、最大的两位数的倒数是 。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要结合生活进行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一种是收获知识的成功体验,另一种是生活体验。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做为教师我们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来进行教学.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什么是倒数呢?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教师”和“学生”这一关系的多次转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老师”, 什么是“互为朋友”, 什么是“互为同学”.这样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所以让学生走进生活来学数学,这样既增加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2、要多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这样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所以在求整数的倒数时,学生提出如何求0的倒数,为课堂教学增加了活力和色彩,亲自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了自己的困惑,同时也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形成了积极探索知识的习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自己渴求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