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孩子的课堂,一个山村老师的坚守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1月30日讯 (记者 孙德坚 周锡银 廖明生/文 王浩志/图)他没有太多耀眼的光环,却始终深受学生爱戴。
他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却四处募资改造残破不堪的校舍;他用微薄工资,一次又一次扛起40多个学生的学费。他让这贫穷山村,走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学生。
“现在已经很少人愿意留在农村了,如果我不留在这,这些农村里的孩子怎么办。”即使如今的他,已经积劳成疾,多病缠身。
他,就是连城县文亨镇南坑村小学教师,邱水金。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最艰苦
1978年的那些事儿
“当时的工资才16元,其中大部分都被我拿来买书。”
说起30多年前的日子,是我这辈子过得最艰辛的。
1976年,我刚从中专毕业,回到了村里的大队当文书,一做就是两年。一直到1978年秋,我才开始33年的教师生涯——连城县姑田镇溪口村小学民办教师。
记得当时的工资才16元,其中大部分都被我拿来买书,每个月还要拿出4元钱来买柴火木炭。当时家里的条件非常困难,常常连家用都不够,还要跟村里的乡亲借。
最苦的一个月是有一次我把刚领的工资弄丢了,又不敢和父母说,只好从家里偷偷带了几斤米走,没有菜,硬着头皮向村民们挨个讨咸菜,没有盐,只好到当时的大队讨一点盐来吃,就这样维持了一个月。
当时的民办教师是很苦的,而我的前十年教师生涯,基本上是在民办教师中度过的。十年间,我好几次申请转正都没有成功,为了能够尽快摆脱家庭的困境,多拿一点工资,我在1987年的时候选择了到龙岩师范继续读书。1989年秋我从龙岩师范毕业后,终于以一名正式教师的身份回到了姑田镇溪口村小学,这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