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一位山村教师的自述:这33年,我从没有后悔过
来源:东南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1-30

20111130083105.jpg
         邱水金说:“亲手把他们送出山区我才会放心。”

         最难忘

         富塘村小的二十年

         挨家挨户筹钱,校长变泥水工修校舍。“想起这些年从村子里走出的42名大学生,我教起书来就更有动力了。”

         在文亨镇富塘村小学的二十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最难忘的。1984年到1987年我在富塘村小学当了3年民办教师,1992年起一直到2009年富塘村小学被迫关闭,我都是在那个地方工作。

        1992年那年,富塘村小学只有两间残破不堪的平房,房顶上即将腐烂的横梁摇摇欲坠,墙面没有粉刷,教室既昏暗又狭小。学生课桌是用几块木板拼接起来的,坐椅是用泥土砌成的小土台,地板是黄泥地板,坑坑洼洼的,一下雨,教室房顶总不停漏水,学生上课都挽着裤脚,我也只好找块石头垫着上课。

        那时,我既担任教师也担任校长,为了让学生有更舒适的教室上课,我挨家挨户地向村民们做思想工作,设法筹钱改造校舍,但村里的乡亲生活很艰苦,很穷。为减少开支,杂工的活、师傅的活我都自己一个人干,拉土、挑水、和泥、铺屋瓦……在重新刷过的泥墙上,还挂上了我亲手写的“名言警句”。

        我们的山区教学设施很落后,我就去山上找藤条给学生当跳绳,用木板给学生做乒乓球拍,用破布来缝沙包……

        1994年是我最难忘的一年,当时富塘村的学生大多数都没钱交学费,40多个学生眼看着就要失学了。我当时的工资是200多元,我心想,可不能让学生没学上啊,能帮忙就一定要帮,这些孩子都太苦了,我苦了这么多年,不能让他们跟我一样。

        但不幸的事紧接着来了,母亲突然在年底病故,8000多元的安葬费没有任何着落,那时,我已经拿不出一分钱了,我只好到处借钱。白天在外借钱,晚上回到家偷偷流泪,我觉得对不起我母亲,没有尽好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

         而2005年是我最开心的一年,那年从我们村里走出的7个学生有5个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还考上了北京大学,当时乡亲们都乐坏了,逢人就说我们小山坳也出了个北京大学的学生。我常常和我爱人说,想起这些年从村子里走出的42名大学生,我教起书来就更有动力了。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