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学校有顾虑家长不信任 昆明中小学校医稀缺
来源:昆明信息港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12-12

20111212090355.jpg

中小学需要有专门的校医为孩子服务。 首席记者赵伟摄

         国家规定学校要按学生人数600∶1配备专职校医。然而由于学校有顾虑,家长不信任,校医待遇不佳造成了——

        昆明中小学校医稀缺

        近期,校车事故频发,让中小学生人身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但就在各地新校车纷纷“高调”亮相“亡羊补牢”的背后,还有一个角色却被全社会所忽略。如果说校车能够更好的保障中小学生在路上的安全,那么这个角色则可以为学生在校内的安全提供保障。这个有着重要作用却已被忽略的角色就是——校医。

        数据显示,因学校属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且学生接触外界人员较多,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近七成出现在学校,此时校医在校园公共卫生安全中所起作用就得以凸显。“关心爱护孩子要从根本做起,尤其是校车事故之后,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安全,因此在学校内设置校医一职很有必要,毕竟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度过的。但可惜现在很多学校都没有校医,这种情况让人担忧。”家长们对于目前昆明中小学校医现状颇为担忧。

        据调查,目前昆明市大部分中小学校存在无校医、无专职校医、校医数量不足、校医素质不高等问题,校医俨然成了稀缺品,这已经成为学校的安全隐患。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解决校医问题并非易事,对于校医,学校想有却受限并顾虑颇多;家长想要却并不十分信任;学生想要却无基本发言权。校医夹在其间,成了一个尴尬的角色。虽然目前校医现状堪忧,处境尴尬,但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昆明市约80万中小学生需要校医,学校必须要有校医,校医配置和中小学生安全卫生制度亟须健全。

        “校医跟熊猫一样少”

        据了解,目前昆明全市共有中小学2000多所,在校中小学生约80万人,大部分学校无校医或无专职校医,校医现状堪忧。一位教育界人士打趣道:“可以把校医比喻成熊猫,二者完全可以相提并论,因为中小学的校医跟熊猫一样少了。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措施,在保证当前数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校医数量,逐渐完善校医制度。”

        子君中心学校位于官渡区子君村,共有学生1334人,由附近六所小学共同组成,2010年8月28日才正式开始上课。“我们学校没有专职校医,有兼职的,是由卫生院派来的子君村卫生所的一名医生,平时不在学校,他主要负责做一些传染病等疾病预防工作。如果学生发生了磕碰受伤等状况,我们只能先通知家长,然后送往医院。”子君中心学校唐校长无奈地说。据悉,距离子君中心学校最近的医院有2公里。

        杨老师是三所民办学校的负责人,如今三所学校共有学生2000多名,他也在期盼着校医的到来。目前三所学校都没有校医,上半年唯一的校医也因薪水问题选择离职。

       “我们学校只有一个校医,最近没在,现在正准备再申请一个名额,增加一个校医的编制。”昆明市第一中学杨副校长告诉记者。“目前医务室暂无医生,如需就诊,请前往五华区医院。”一则落款时间为10月17日的通知贴在昆一中医务室门口。

        上述三所学校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昆明市大部分中小学都面临着无校医、无专职校医、校医数量不足的现状。“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都有保健医生,中学稍好,小学的情况则比较严重。昆明市区内学校尚且如此,那么乡村学校、山区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说。

        目前,针对校医问题,多条法律法规都有明确规定。由国家教委、卫生部1990年颁布并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三章第二十条中就明确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201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昆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第二章第二十二条也明确规定:学校应当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校生600人以上或者寄宿制学校设立卫生室;学校卫生工作应当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