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生源下降 高校将何去何从?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5-06
生源枯竭为大学重生创造可能
高考生源全面下降,我国部分高校被推上“无米之炊”的风口浪尖。面临生源枯竭挑战的中国大学接下来该怎么办,中国高等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如果仅仅就生源枯竭去论大学倒闭,生源枯竭确实是个问题。因为大学倒闭就意味着一些老师要失业,意味着有一批校长会因此官位不再,这当然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可是,如果转换思路,把视角仰望到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就会发觉,在接连扩招导致大学大而无学,毕业生量增质降,而我们对此又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生源枯竭其实是在解围,为我国的大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造了可能。
生源枯竭类似于沿海城市的用工荒,当人口红利一去不返的时候,GDP也将不再是人力叠加的产物,而必须仰赖科技创新。同理,当我们的高校有一天旱涝未必保收的时候,办高质量大学的危机感自会油然而生,而缺乏危机意识恰恰是我国大学的共性之一。
十多年前,正是因为借市场经济的春风倒闭了一批低效益的国有企业,才有今天国企在世界舞台上的崭露头角。大学也不应例外,倒闭不是纯粹的死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接下来,我们该做的不是哀叹,而是为部分高校面临生源枯竭而感到庆幸。第一,大浪淘沙的道理放在哪里都适用;第二,要对生源危机大力宣传,努力营造以提高质量赢取生源的办学氛围,使大学普遍树立危机感;第三,如果一部分大学被市场所淘汰,政府切不可为它们安排“后事”,应告诫我们的大学校长们,办学不比做官,办不好大学就得卷起铺盖走人。(综合人民日报、新京报、燕赵晚报等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