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长:不改作业是偷懒 老师:换了方式没少改
来源:大洋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8-11

  老师有话说

  新课改和高考加码压力更大

  对于家长和学生口中的懒,机场子弟学校初中生物老师李颖斓解释说:“其实有时候批改作业的方式比较灵活,看自己用什么标准,如果是精确就每题计算分数,如果不需要这么精确,就采用评级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批改也有,既可以减少老师负担,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怎么改作业不要太死板。”

  李颖斓说,“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也要体谅老师的工作。按广州学班标准,初中每班40多人是正常的,每个老师带3个班,一个人要带100多人,老师怎么能忙得过来呢?而且,新课改之后,标准答案变成参考答案,灵活性更大了,对老师要求更高了。虽然说要求对学生减负,但是高考指挥棒没变,作业量一直不敢少。”

  事实上,多位受访老师均感受到,和批改作业多少相关的作业量,在新课改和高考指挥棒的双重夹击下显得“非常矛盾”。2001年实施新课改之后,对于学生作业布置量非常严格:例如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5年级的课外作业不超过1小时等,“老师都被严格要求,按照班上20多名中等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布置作业的。”培正中学初中老师郭嘉敏说。因此,理论上来说,新课改之后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量也该减少,老师批改作业也随着减少的。

  然而,高中新课改之后课程量大,对知识要求更高,要教懂学生并非易事。加上高考指挥棒发挥作用,从省到市到区层层下硬指标,每位老师压力巨大,教学质量要求更高,既要打牢基础,又要提高水平。分身乏术的老师只能把基础性作业“分包”给学生和家长,依靠更多教学手段以提高效率。表面上看,学生觉得老师改作业少了,而实际上并无太大改变。

  “每天批改作业2小时是常有的事。”一些语数科的老师如是说,而综合科的老师每天改作业的时间也在1个小时左右。

         换了方式改作业

         其实没少改

         现在,在教学一线的大都是80后的年轻老师,传统的改作业方式有所改变,“作业没少只是花式更多了。”三中80后老师钱佳告诉记者,平时作业不会太多,因为要应新课改要求,有重点、有选择地布置作业,但是对于作业量应保持在一定的度上。阅读、作文类启发性的作业坚持自己改,特别是作文,自己都会认真地看和写评语,或者选择另一种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方式:先对作文打分,再发下去给同学们,请他们分组对不同的作文进行讨论、分析和评分。看似发包作业给学生,但是这种“同伴教育”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呈现方式上,优良中差显得有些老土,钱佳就会在作业本上贴上印有名字和卡通的小贴纸,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校讯通的普及下,老师也运用短信的方式让家长核对作业。另一位80后的老师郭嘉敏告诉记者,到了初三,作业量和复习量大增,一些卷子来不及对答案,就会把答案通过短信的形式发给家长,让家长帮忙完成。“家长从来没有因此投诉,倒是觉得老师的做法很负责任。”她说。

        在网络时代,老师以开网站博客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况日渐增多。在天河教育局有一个著名的教研平台“天河部落”,部落中有一个“魔灯”博客,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作业提交、作业展示等活动,而老师则会安排一些阅读和综合实践课程,并在上面批改作业或讲评,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