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被安排到“特色班”学习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几名考生和家长与所谓“学校代表”金副院长签署的“新生入学登记表”上看到,“双方协议内容”一栏写明了“学生入学后享受与统一招录的考生同样的待遇,统一安排住宿。电子学籍于2011年12月1日前完成注册,并在学信网可查”,“学生入学后,学校和学生及家长签订本协议,确保学生在本科毕业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电子注册,中国高等教育网可查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证书”等内容。
正是这样的承诺,让一些家长和考生愿意花钱“试试看”。
直到入学一个多月后,家长们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进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统招班,在报到当天交费后,他们拿到的收据上加盖了“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且收据中并没有“特色班”的字样。其中,小晴、小筠等4名女生还跟统招班的学生一起听课,发的教材也和统招班的学生一样。
但俊畴、伟捷等4名男生却被安排到了“特色班”跟班学习。伟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邮电大学统一安排的军训结束后,他和其余的100多名学生被安排在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东侧的一排平房内学习。
这一排名为“东教室”的平房共8间教室,分别被命名为“东01”至“东08”,每间教室有近200个座位。“周一到周五,我们在‘东05’和‘东06’两个教室上专业课和英语课,周末会被安排到‘教二’(教学楼)上公共课。”伟捷告诉记者。
跟着统招班一起上课的小晴等人虽然拿着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教材和课程表,但却并不需要完成作业,也不用参加期末考试。
“上课的时候,统招班的学生坐在前面,我们几个就坐在最后一排。”小晴说,“虽然我们在统招班听课,但并不参加他们的班级活动。”
在上述8名学生中,启鸣是最早发现自己是“特色班”的学生的。
“军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自己上的是‘特色班’。”启鸣说,他打电话给自称是学院老师的汪某某和“中间人”马某超,被告知“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把你们转到统招班去”。
“在军训时,班主任就曾悄悄对我说,别以为那些到统招班上课的学生就是统招班的了。都是假的,他们还是‘特色班’的人。”启鸣回忆道。
伟捷告诉记者,2011年10月,因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的学生公寓要启用统一的校园卡,他们办理了校园卡,学院还给他们补发了学生证。
这几名学生的学生证外观注明了“北京邮电大学学生证”,并没有“自动化学院”的字样。但在内页的“学院”一栏,标有“自动化(特色班)”的字样。学生证上加盖的钢印是“北京邮电大学”——不过,该钢印上的字样是两排横排的字,而非沿钢印外沿的弧形排列;加盖的公章则是“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注册栏加盖的是“自动化注册章”。在学生证的最后一页,贴有“火车票学生优惠卡”。“买火车票的时候,凭这张优惠卡能买学生票。”启鸣说。
几名学生陆续把自己被安排在“特色班”的消息告诉了家长,家长连忙给“中间人”马某超打电话,但得到的答复是,这不会影响学生办理学籍信息。
承诺的学籍信息成为泡影
2011年12月1日,约定的电子学籍办理截止日当天,家长们在学信网上却没有查到各自孩子的学籍信息,于是开始找汪某某和“中间人”马某超,以及各自的介绍人。
“我给汪老师打了很多次电话,他总是说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让我们耐心等待几天便会等到注册结果。”王先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中间人”马某超的策略则是“回避”。“我们给他打过好几次电话,经常关机。”韩先生说。
就这样,家长们“耐心”等到了2012年。今年春节前夕,汪某某给家长的答复又变成了“再等等,过完节就能办”。但多位家长已经心生疑虑。
春节过后,新学期开学,但学生们的学籍信息依旧没有任何音信。
小筠没有再去学校报到。伟捷报到后,待了几天仍没有进展也回了家。启鸣等人虽回到了学校,但已不再去上课。
2012年3月初,李女士为此专门来到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希望协调解决此事。她很快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还有多名学生家长也在关注此事。大家开始在一起聊天,随后便发现,他们找的是同一个“中间人”——马某超。
在连续追问汪某某和马某超无果后,家长们开始寻求北京邮电大学校方和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院方的说法。
“到今天为止,为处理我女儿学籍的事儿,我来北邮已经将近20次了。”5月7日下午,王先生在说起此事时,显得非常无奈,“我们还算住的比较近的,像住的远的小晴的妈妈、小昕的妈妈,都只能先在学校附近住着。”
一些家长已经失去了耐心。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来自新疆的小辰和来自河南的皓谦已经办理了退学手续,从财务那里拿到了数千元的退费。
因为承诺的学籍信息已经成为泡影,王先生、孙女士等家长也准备让孩子退学。但他们并不想只得到校方或院方的退费,他们还想要一个“说法”。
院方证实家长被骗
“学校的信访办受理后,每次都叫来自动化学院的书记和院长和我们谈。”韩先生告诉记者,“但每次都是‘车轱辘话’,说这事儿和学院没关系,家长和学生被骗了,小晴等人报的是非统招的‘特色班’,不可能办理学籍注册。”
4月的一天,5位学生家长来到教育部信访。
家长们最终得到了一纸由北京邮电大学信访办公室出具的“信访答复意见”。
该“信访答复意见”共有4条:
1.北京邮电大学于2010年7月在学校主页发布“严正声明”,声明中已经明确指出自动化学院举办的职业教育类培训项目,属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
2.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对上述八位同学是按照特色课程班的招生程序录取进来的,且每位学生均在入学告知书上签字,告知书中明确告知此特色课程班属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
3.北京邮电大学从来没有向上述八位同学做出过给予统招生同等待遇的承诺。
4.学校认为你们提出的给予小晴等八位同学统招生同等待遇的要求属于不合理要求,学校不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