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关海芳
2日上午,南宁市十七中的同学在课余时间参观学校的板报。记者 何学俏摄
从玉林容县来到南宁打工的黄东娇坐在记者面前,略有些紧张,谈起女儿在南宁这几年的上学经历,她朴实地笑了:“很高兴啊,没想到现在和城里的学生都一样了,一个学期只交几十块钱课本费,其他的费用都不交了,负担轻得多了。”
曾经借钱为孩子交费
黄东娇讲述:为了给孩子多挣点钱,2006年,我和老公从老家来到南宁打工,我在小店帮别人卖杂货。
女儿跟着我们来南宁时9岁,上小学四年级了,因为我们在高峰林场附近租房住,所以我们就去联系高峰林场中学,这个学校也招小学生。那时候要交借读费的,费用只记得是四五百元,其他还有一些收费。我和老公一个月的收入才1000多块钱。平时吃饭能省一点是一点,加上租房各方面的开支,每个月基本上攒不下什么钱了。有一次没钱给女儿交费了,只能找亲戚借了一点钱,才过了这一关。
背景:据了解,2003年自治区政府的文件就要求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义务教育段(小学和初中)平等接受教育的问题,但后面执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各地如何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进行界定等等。此后几年各地相继研究细化的方案,以完善这一政策。而在这个过程,不少进城务工者由于对政策不了解等等原因,没能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黄东娇也没有申请,且女儿入读的小学当时是一所企业办的学校(现已改为公办),她需按民办学校的要求交费,因此没能享受相关政策。
如今学杂费借读费全免
黄东娇讲述:我女儿现在在南宁市十七中读初二,我本以为读初中了要交的钱就更多了,谁知道交的钱反而大大减少了。女儿是2009年秋季学期上初中的,报名那天,她爸爸带着她一起到十七中,交费时老师说政府有政策,我们农民工的子女不用交借读费了,我们都不敢相信。现在借读费、学杂费什么都不需要交,一个学期只要交几十块钱的书费。现在的政策好啊,我们的负担轻多了。女儿还当上了英语科代表,老师对她也很好,我们对孩子在这里上学是百分之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