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广东富二代的“穷养”生活:低调做销售月薪140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6-25

     “钱非万能”的金钱观

       阿德觉得环境决定一个人。父母作为他强大的经济后盾,他也设想过,如果自己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定会选择一个赚钱更多的工作,因为经济的压力。

   “钱不是最重要的,即便你再有钱也不能因此享受到特殊待遇”。这是美国富二代们接受的“穷养”教育核心。在国外有不少富豪的后代走出父辈的光芒,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在顺德,陈村的花卉产业很红火。那些种植经营罗汉松的花场老板最近因罗汉松价格暴涨,个个赚得盆满钵满,阿德的父亲也不例外,阿德对父母佩服有加。他说这些年的独立生活经历都是人生财富,他说他不喜欢接手父亲的生意,他将来肯定要自己创业开公司。

       阿德独立生活的意愿很强烈,父母也没有勉强,也很乐意让儿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闯荡积累人生经历。

       阿德说自己有一个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才能走得精彩。

       链接

       欧美富豪家庭“穷养”富二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富二代的教育问题。比尔·盖茨今年4月19日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我告诉子女们,他们不会从我这儿得到财富。早在生儿育女前我就信奉大多数财富都应该回馈社会。越早让子女了解世界的不平等,越早鼓励子女到贫穷国家去接触当地人,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帮助。”

       国外很多富二代在年少时都要打工或做义工。这种“穷养”教育方式有很多好处,让他们知道了财富积累的不易,明白工作首先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才是赚钱。

       现年54岁的巴菲特长子霍华德,没有子承父业。霍华德32岁那年卖了祖父给他的股票,买了一台推土机,开始务农。他按市价向父亲租用了一家农场,尝试协助贫农生产更多的农作物。过去4年他更远赴非洲,致力于一场对抗贫穷与饥饿的战争。他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让非洲农民能够免费使用抗旱玉米生物科技。

       巴菲特的另外一个儿子彼特的道路走得也很精彩。今年51岁的他,28年来曾当过作曲家、制片人、演员、录音师、独立唱片公司老板,还曾参与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因此多次获得艾美奖。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