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美华人父母偏心现“潜规则”不再重男轻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7-27

        厚此薄彼难免 爸妈尽量克服

        父母偏心几乎是人之常情,否认其存在的父母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糟。专家认为,父母要克服偏心问题,首先应坦承会不可避免对子女厚此薄彼,然后采取适当策略,尽量公平对待孩子。

       纽约儿童中心心理辅导社工孟郭玉成表示,许多父母偏心的根源是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每个孩子都十全十美,如果孩子某方面不尽如父母意,父母会苛责,并与符合理想的孩子进行比较。实际上,成熟的父母应该完整接受孩子,包括孩子的优缺点。孩子有短处父母应想办法帮助改善,但也要讲究方法。譬如,一些父母偏爱勤快的孩子,可能苛责懒惰的孩子。父母应该就事论事,如孩子懒惰表现在没有收拾自己房间,则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收拾房间,如果不收拾将采取惩罚措施,切忌对孩子人身攻击和个性伤害,更不要将爱干净的孩子相比,令孩子明显感觉父母偏心。

       心理学家Ellen Weber Libby博士指出,每个孩子都希望讨父母欢心,这是人性本能。父母可以通过轮流宠爱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会感到父母的关爱,避免怀疑父母偏心造成心灵创伤。许多家庭可以捧“寿星”,孩子庆生前后几周成为父母关注焦点,孩子知道会轮到自己受宠的一天。相反,如果父母偏心是基于孩子性格、兴趣甚至年龄等因素,如家长偏爱学习成绩好或具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其它孩子容易有挫折感,手足以及父母子女之间容易产生怨言和冲突。

       如果家庭规矩不明,受宠孩子可以胡作非为,其它孩子容易抱怨父母偏心。Libby的一位女病人反映,自己是父母所宠,因为她学习成绩好,父母不让她干家务活,她外出活动没有限制,而其它姐妹则不同。她说,小时候受宠感觉非常得意,但与其它姐妹关系疏远,令她长大后非常懊悔,并抱怨父母对她偏心。如果受宠的孩子需要遵守同样的家规,其它手足不会对受宠儿心生怨恨。Libby称,一些社会文化中家长偏心长子长女,但受宠子女也承担比其它弟妹更大的家庭责任,这种与期望值挂钩的偏心比较容易被接受。

       不管是否觉得父母偏心,被父母爱与尊重的孩子不易产生心理障碍。斯坦福大学一位大学男生表示,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性格非常相似,很自然母女关系比母子更加亲密,但在他需要的时候,母亲总能给予他无私的爱。另外,一些家庭父母可能各偏一方,孩子们可能也相安无事。纽约一位男士表示,母亲从小偏心弟弟,但爸爸宠爱他,使他能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

       如果家庭成员可以公开讨论父母是否偏心的问题,孩子心理受伤的可能性会降低。Libby表示,婴幼儿虽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要尝试着做出解释,令孩子知道父母爱的方式。当然,孩子长大后,更应该创造公平民主的气氛,鼓励孩子表达所思所想,不要将怨恨埋藏在心里。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