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受冷待子女易心怀不平 或影响一生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对子女应一视同仁,但事实上,不论无心还是有意,父母偏心现象(parental favoritism)并不罕见,尤其是为人母者,可能仅仅是对某个孩子口头表扬或轻轻抚摸,会令其它孩子感觉受冷待。而最新研究显示,从小遭遇父母不公待遇的儿童,成人后也不能释怀,严重的甚至由此引发忧郁症。
报道援引MSNBC消息指出,此项研究负责人之一、康乃尔大学研究人员Karl Pillemer指出,父母偏心会对子女造成长期负面心理影响,子女甚至在成家立业后仍难走出阴影。而这不仅仅影响得不到宠爱的孩子,父母不公对所有子女都会造成伤害。Pillemer说:“受宠的孩子不能心安理得,他们会感到愧疚,手足容易因嫉妒生恨,造成感情不和。对于老年父母,他们往往指望得宠子女提供护理,给他们徒增负担。”
Pillemer表示,多数父母倾向于宠爱长子女或最年幼子女,夹在中间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另外,父母更喜欢性格和价值取向与自己相似的子女,而冷淡叛逆和与众不同的子女较难得父母欢心。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婚姻和家庭》杂志上。研究人员在2001年8月至2003年1月间对波士顿地区的275名六、七十岁的母亲及其671名成年子女进行访谈,受访母亲至少有两个成年子女。
研究人员从三个角度来衡量母亲偏心:一,母亲与哪个孩子感情上最亲密?二,如果生病或行动不便需要日常护理,母亲认为哪个孩子最可能帮忙?三,母亲与哪个孩子争论最多?结果发现,70%的母亲认为他们与其中一个子女关系亲密,79%的母亲认定其中一个孩子会提供护理,73%的母亲认为与一个孩子合不来。
另外,仅有15%的成年子女认为母亲不偏心,但却有30%的母亲自认对子女一视同仁,其间巨大的认知差距对子女心理伤害更大。子女坚信母亲偏心的成年后患忧郁症风险高,而认为父母与其它兄弟姊妹有矛盾的,同样易患忧郁。但研究人员并未发现母亲实质上的偏心,对于子女心理状态有显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