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调查称8成家长打过孩子 专家吁子女12岁后应停止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9-30

        专家

        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打是重要的教育手段,的确能起到威慑的作用。关键是打了之后,孩子冷静下来之后,你得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何要打他、什么是允许的以及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这样才算是正确运用了‘打’的手段。”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冯冬梅说。

       孩子心理比较脆弱,每到新学期开始,不少小学生出现学校恐惧症和厌学心理。冯冬梅认为,假如小孩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家长和学校不应该纠结于责任问题,而应尽快到医院诊断,查清楚厌学原因,帮助小孩重建信心。

        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理念的人不在少数,持这种观念的人大多反对打孩子,甚至认为打孩子是愚蠢的行为,是父母没有用科学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有教育专家认为,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

        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孩子消极、自卑的人格。此外,这一时期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老师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12岁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这时体罚孩子,孩子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