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张峰教授谈 家长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
来源:舜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2-14

  目前流行的网络游戏多数不健康,其暴力的内容危害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是没有优劣标准的虚拟世界,鱼龙混杂,青少年沉溺其中容易产生诸多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这并不是游戏本身的错。不良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使社会对网络游戏存有很深的偏见,但这主要是由于游戏本身内容不健康。以前有一款叫《大航海时代》的游戏,游戏方式是自己购买一只船,然后周游世界。玩这个游戏可以大大丰富船舶知识,并且许多玩家闭着眼睛就能背出世界地理里面的航海路线、国家港口。可见,因势利导,设计制作一些健康、有趣味的游戏来吸引青少年,既让他们玩,又让他们学,做到“寓教于乐”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因此,网络游戏开发设计时应首先去除机械地打打杀杀,转而增加产品的知识性教育性,将游戏变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娱乐新方式;其次,应当鼓励发展国产游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元素。如此一来,变害为利,当是解决网瘾问题的有效途径。可喜的是,许多教育界及游戏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在研发的“互动智慧知识产品”就是一款集教育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网游。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市场上一定能够出现较为理想的教育网络游戏。

  新报记者:家长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网络游戏问题。许多家长往往在看到孩子沉溺于网络后,对孩子严厉地打骂,用不给零用钱,不许去网吧等行为试图让孩子放弃网络游戏,专心学习。但这样的强制性行为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偷偷摸摸地去玩,甚至养成了欺瞒父母,偷钱,逃课等坏习惯。您认为家长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上网。

  张峰教授;1.家长要理解到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孩子学会使用网络对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都很有益处。孩子去上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学到许多电脑的操作技巧和一些专业的网络知识,网络游戏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娴熟的电脑操作是分不开的,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对电脑的操作技巧提高也会有帮助。

  2.孩子玩网络游戏是对紧张学习的一种自我调节和放松。面对现在学生繁忙的学习环境,升学的压力,很多埋头苦读书的孩子甚至出现学习压力过大而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所以适当的玩游戏放松一下是一种可取的调节手段。学习本来就是有张有弛的。

  3.责备和限制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其协调学习和游戏的关系.在玩游戏的同时不影响学习成绩.在孩子已适当减少上网次数和时间时,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并设法给孩子提供培养其他兴趣的机会。

  新报记者: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并协调与学习的关系呢?

  张峰教授;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成瘾,从一开始的放松尝试一下,到最后的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一脱离网络就浑身不自在。这里面是一个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就象吸食鸦片,从一开始的尝试到最后的不可自拔。心理产生了依赖。并且网络游戏带来的暂时愉悦满足的感觉让学生禁不住要经常去尝试和体验。但毕竟在游戏中的这种成功满足的感觉是虚幻的并且短暂。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取得成绩,丰富自己的学识,努力的成果才是真实而长久的。因此学生因协调好网络游戏和学习的关系,仅仅把游戏当作学习之余的放松调节,而不沉溺于这种放松的感觉。

  新报记者:如何对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具体调整方法?

  张峰教授;1.家长要理解到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孩子学会使用网络对他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都很有益处。孩子去上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学到许多电脑的操作技巧和一些专业的网络知识,网络游戏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娴熟的电脑操作是分不开的,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对电脑的操作技巧提高也会有帮助。

  2.催眠治疗。在潜意识状态下,通过摆锤向潜意识提问“我为什么要玩网络游戏”(学习紧张,消除疲劳——顺时针转;新奇和探索——逆时针转;不知道原因——左右转;不愿意回答——上下转)来更好地了解其内心世界,洞察他的心理活动。使之与催眠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并能较好地执行催眠师的指令,从潜意识层面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表现。

  (1)在催眠状态下使其认识到,上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而仅仅得到了情绪上的满足,而非得到了知识。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的满足和快乐是短暂的,虚幻的。另一方面自己的厌学行为,对家人的抵触和对网络的过分沉迷已经逐渐使性格发生扭曲,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使自己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和成功。

  (2)用厌恶的方法。使他一想到上网就有头痛头昏疲劳的感觉,重复使用厌恶暗示,建立上网和不良体验的条件反射,从而使他厌恶上网。

  (3)行为的矫正。在催眠状态 下建立起良好的行为模式。

  A通过年龄倒退的方法使之回到行为表现较好的阶段,充分体验和感受曾经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乐趣。

  B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目标,并订立具体的实施计划。

  (4)用摆锤的方法让潜意识回答今后该怎么办的问题。奋斗做有用之人——顺时针转。不学习将一事无成——逆时针转;我不知道该向什么方向努力——左右转;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上下转。根据潜意识的回答再做进一步调整催眠的治疗方法对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家庭环境也应予以适当的配合,青少年的教育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把网瘾看成一种心理障碍,每一种心理障碍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找到原因才容易对症下药,也容易取得好效果。

  本报记者(郑嫒嫒) 文字整理(顾强)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