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兮兮”是孩子在学习自主
“有一天晚上,我睡觉后,突然被屋子里的一阵动静给弄醒了。当时我窝在被子里,一动不动,只是睁开了眼睛,我清楚地看见我爸妈正在摆弄我的电脑。由于我的QQ是自动登录的,他们肯定是调出了我的聊天记录,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不知道我已经醒了,还一边看一边说我怎么怎么着,他们甚至还在笑……”
这是著名青春文学作家饶雪漫收到的,一个名为“草莓”的姑娘给她的信。饶雪漫每天都能收到很多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来信,饶雪漫把这些信以及她的回信集结成书,名为《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其中第一部分讲的就是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那点事。
“被父母偷窥隐私的投诉,这些年我已经接到差不多上千件了。”饶雪漫说,“就连我10岁大的儿子,都会在我忽然闯进他房间的时候很正儿八经地问我‘你难道不会敲门吗?’”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会变得“神神秘秘”的,“这个神秘劲儿就先把家长弄慌了。”杨军说。
其实“拥有秘密”是成年的一个标志,孩子要长大成人,必然要进入一个有秘密的、自主的、自我的世界。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最初,孩子并没分清哪些是秘密、不知道如何保守秘密、不懂得给秘密分级,但是他们又极为渴望拥有秘密,于是,他们的生活变得神秘兮兮,好像每个人都守着很多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
“就是这个秘密让家长有了恐惧感,”杨军说,“家长害怕孩子保守的是一个‘坏’秘密,害怕孩子受到伤害。”
杨军介绍,很多家长这个时候会抑制不住地想去“探秘”,没完没了地问或者偷窥。
在这个过程中,亲子间一个十分可贵的东西——信任被破坏了。
小林回忆说,那一阵她非常压抑,“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于是,她在妈妈向她举双手保证“不会以任何理由与形式嘲笑或辱骂”她的心灵之苦后,大胆地向妈妈倾诉了因各种不顺利而产生的痛苦和纠结,并希望妈妈能理解。
“谁知道第二天她就自食其言。”小林说,老妈冲进屋来对着她大喊:“你不是得忧郁症了吗?走啊,我送你去安定医院(北京一所著名精神病医院)!”
直到现在,小林都不愿意再向爸妈诉说任何心事。
“因为我们太多次地辜负了孩子的信任,所以孩子不再会跟我们说心里话。”著名心理学家柏燕谊说,不少家长希望跟孩子做朋友,但孩子早已不相信大人会跟自己以诚相待,在他们的眼中“打着交朋友旗号”的家长不过是来“卧底”的,在家不需要玩“潜伏”。
“家长的种种做法其实都源自他们认为自己孩子‘不正常’,当他们认清这是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时,就能找到正确的引导方法了。”杨军说。对于不再向家长开放的孩子,家长要适时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了解“秘密”也是分层分级的,比如,一些危害自身安全的秘密无论如何也要向最亲近的人公开,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再比如,一些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契约,就要认真坚守,不辜负同学和朋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