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督促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对错误要“装莽”
周梓乐(化名)在长安锦绣实验小学二年级1班念书,她的学校要求家长在孩子完成的作业上签字。周梓乐读一年级时,周爸爸和周妈妈会在签字时顺带检查作业,让周梓乐直接在错题上修正。
但周爸爸却慢慢发现:孩子粗心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唉,怎么又错了”成了口头禅,完全没有自查习惯,等着父母来查。更严重的问题是:孩子对待错题的态度越来越淡漠。有一次,周梓乐因马虎出错,周妈妈准备按照往常的方法,用尺子稍微惩罚一下。没想到,周梓乐满不在乎地把尺子递给他们:“你们打吧!”
日前,网友@昕昕妹子在重庆妈妈网上发表一篇名为《小学生每天的作业,家长需检查正确率吗?》的帖子,迅速登上网站头条。不检查担心孩子继续犯错,甚至会遭老师“理麻”;检查了则担心孩子产生依赖性,老师也不能掌握其知识薄弱环节。查与不查,真的两难?
家长纠错方法大PK
不再给孩子纠错
周爸爸请教了一些比周梓乐年龄大且学习习惯良好的同学的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提出3点新要求:1、不能拖,回家尽快完成作业;2、遇到不会的题标出,全部做完后再向家长请教;3、家长不再纠错,如果错误由老师发现并指出,孩子记忆更深刻。“我们也会督促她自我检查,第二天要对自己的错点总结。”目前,这个方法实行半学期,“孩子已经开始习惯自我纠错了。”
自己看书自己改
市精一民族小学四年级3班班长谭智涵妈妈也分享了她的检查方法:“我会看看孩子哪里出错了,确定知识范围。让他先看书,看相关知识点,然后自己改。如果还是发现不了错误,我不会帮他指正,而是交由老师处理。”
标问号代替划叉
家住龙溪镇140号A幢2单元4-4的小学二年级学生黄欣的妈妈的方法是:将作业中错的地方用问号标出。“我们绝不划叉,因为对孩子的自信心是个打击,也会让孩子看到错题后越来越不在乎。另外,指出错题而不指出具体错在哪儿,也能锻炼孩子的自查能力,减少对家长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