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11岁男孩“赌气”离家背后:一周三天都补课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4-08-25
一同离家的雷雷
奶奶说:“他感受不到家的温暖”
与鑫鑫一起出走的孩子叫雷雷(化名),21日晚,两人一同出现在小区门卫室的监控画面里,又一起离开了小区。两人同为四年级学生,但不同班。雷雷所住小区的保安谢先生称,雷雷平时比较贪玩,“去年我值晚班的时候,经常看到他晚上十一二点回来。”谢先生说,他就曾看到过雷雷几天不回家而被派出所的巡逻队员带回来。
雷雷的奶奶称,雷雷妈妈在雷雷生下来几个月就离开了他,爸爸在机场工作,平时很少回来。因为老伴瘫痪卧床,自己也没有多少时间照顾他。两年前,爸爸重组家庭后,雷雷便由新妈妈照顾。“但是他知道不是自己的亲妈妈,再加上被其他孩子说,他就特别抵触。”
在雷雷的一个作业本上,雷雷写下了一段“个人反思(计划)”:今天我又撕了字帖,哦,真是的每次都要撕,特别是把我爸爸气得真(直)冒烟,唉,今天是老爸不会原谅我了,只能靠我明天了,明天不能在(再)撕了,希望老爸能原谅我。文章中间不乏错别字和标点的误用,下面则是一幅画了又被涂掉的漫画,看不出画的具体内容。“他感觉不到家的温暖。”雷雷的奶奶说。
家长怎么当?
发飙、威胁、比较…这些习惯你有没有?
面对犯错的鑫鑫,周女士的“没耍够你再出去耍嘛!”成为他离家的导火索。父母们最常批评孩子的一句话是什么?什么样的话最伤孩子?华西都市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10位市民。大部分家长表示,在批评孩子时,并没有固定的“口头禅”,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地讲道理,但也不乏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言语。心理咨询师建议,家长应该多问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与自己沟通。
威胁型
“不听话的娃娃要关小黑屋”
主要对象:听不懂道理的孩子
市民徐女士有一个五岁半大的女儿,当女儿闹着不吃饭或者因为不想上幼儿园而发脾气的时候,徐女士就会使出“杀手锏”:“不听话的娃娃要关小黑屋。”徐女士说,一般自己跟女儿说话都轻言细语的,只要脸板起来,同时说话声音变大,女儿就会乖乖听话。
“你这么不听话,下次妈妈不给你做小蛋糕了。”每次女儿甜甜犯了错误却不改正,吴女士总会用美食来“威胁”女儿。而一听吃不了小蛋糕了,甜甜就会马上认错说再也不这样了,这一方法屡试不爽。
“现在娃娃只有4岁,讲道理也听不懂,这种方式很管用,等她长大一点,就不管用了。”吴女士说。
发飙型
“再不听话,我要修理人了!”
主要对象:比较“费”的男娃娃
市民李先生是个急性子,虽然在跟孩子相处时会尽量控制脾气,但有时候还是会“爆发”。李先生9岁的儿子,还在念小学二年级,因为比较顽皮,隔三差五总会闯闯祸。
“如果问题比较严重,肯定要打要骂!”李先生说,他生气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再不听话,我要修理人了!”至于效果,李先生说,儿子当下会承认错误,但似乎持续性不太好,“管不了多久,之后还是会犯。”
“可能这种方法用多了,娃娃也变‘悬’了,左耳朵听进去,右耳朵又出来了。”李先生说,自己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过生起气来,还是会控制不住情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