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校就业指导误区重重、就业指导市场缺乏专业性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编辑:yue 时间:2009-12-02

        高校就业指导水平参差不齐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改革后毕业生的就业方法;2008年,教育部明文要求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必选课。

       专家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体,从终身职业发展的角度,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行业、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自身价值,从而学会自我定位,为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科学规划。

       近十年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而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非但没有提升,反而仍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许多高校还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从业人员素质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工作效果更是参差不齐。

       北京某所重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毕业后留校的学生,仅有的几个能解答学生问题的老师,还都是从学校各个院系抽调的行政管理人员。该校大四学生在即将毕业的一年之中,所能够“享受”到的就业服务,也就是参加几场免费的校园招聘会和人手一份的三方协议而已。

       至于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要做这份工作需要有哪些准备、做了这个工作之后有哪些利弊等,这些原本应该由指导中心给出的信息,却从来没有让学生得到过。

       2007年,这所学校某系毕业生因为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在毕业前没有获得该专业的一个重要证书,导致一个班30余名学生除继续读研的之外,初次就业率为零!

       曾任多家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汪大正先生,将高校的就业指导总结为:“支招的多,解惑的少;信息提供的多,观念教育的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