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学生屡教不改可送专门学校、浙江仅一所此类学校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09-12-30

  学校建校29年,共收了2000多名学生;近6年来,教育矫治成功率保持在96%以上。

  虽然学校在成立之初就有着其特殊性,但近年来,他们在尽量淡化工读这个概念。“是为了尽量避免外界和学生自己把学校标签化,学生出去后被人歧视。”顾凌峰说。 

         学生屡教不改可送专门学校

  很多人都希望多建几所类似杭州城西中学这样的学校。

  身为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建强经常听到下面校长们如此抱怨:怎么对待“问题学生”?

  “一些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旷课,还有个别有轻微犯罪,只是够不上刑事拘留。”他说,学校屡屡对这些问题学生作出处罚,可他们就是 屡教不改 ,“学校也拿他们没办法。因为现在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学校不能开除学生。”

  28日,省人大听取的条例草案似乎让许建强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希望。

  草案第二十六条规定:对一些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经尽力管教或矫正仍然无效的未成年人,经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到依法设置的专门学校接受教育。

  草案还明确规定,依法设置专门学校的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专门学校的办学条件。

  浙江省专门学校数量太少

  听说这一消息后,包括许建强在内的浙江一些地市的教育局长和校长们却依旧愁眉不展。

  许建强说,草案虽然规定可以把这些问题学生送到专门学校,可目前浙江省只有杭州市设立了工读学校,其他地区的问题学生无处可送。

  临海一所中学的校长对管理“问题学生”颇为苦恼,他称:“这些学生虽然数量不大,一所学校也就一两个,但如果继续留在原来学校,对学校管理、班级风气等影响极大。”

  他们呼吁,省人大在审议条例草案的同时,也要建议有关部门设立全省性或区域性的工读学校。

  “我们浙江的工读学校存在严重不足,全国有80多所工读学校,但浙江只有杭州市工读学校这么一所。”浙江省人大内司委办公室副主任卢群星说,从他们在台州、舟山等地的调研看,很多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问题学生”需要送到工读学校。

  他们建议教育部门,在有条件的市县设立专门学校,或由政府部门设置面向全省的专门学校。

  28日,省人大内司委把他们的调查和建议写进了草案的审议报告,提交给了省人大常委会。

  今天,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将审议草案和相关说明。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