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配备有30多台计算机,但学校并没有开设 信息技术课 ,时至今日这些配置已久的电脑还躺在计算机教室里“睡大觉”。罗金旺老师反映:“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比较普遍”。
上月28日,记者前往新洲区李集镇张店小学进行了一番踏访。
计算机教室铁将军把门
记者赶到张店小学时,时值正午,学生们刚吃完饭,很多人坐在教室里,少数人在操场上打乒乓球、踢毽子。
罗金旺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目前已配备了计算机、图书,但到现在计算机室、图书室却长期锁着。
罗老师首先把记者带到校图书室,只见图书室安装的铁栅门关得严严实实。紧挨着的是一间阅览室,里边摆放着7张大阅览桌,还有40多把椅子,桌椅上布满灰尘。
随后,罗老师带着记者来到位于一幢教学楼二楼的计算机室,这里也是大门紧闭。不一会儿,来了一位女老师,打开大门,进去打开计算机拷贝音乐课资料。
罗老师介绍,这个计算机室共有31台电脑,其中只有6台向教师开放。平时计算机教室不开门,哪位老师需要查资料,可以拿钥匙开门进去,但并不对学生开放。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里的电脑型号是“长城G782F”。除了罗老师所说的6台偶尔使用的电脑,另外25台上面蒙着红色绒布。
在计算机教室的墙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计算机室使用登记制度》等4项规章制度,分别镶在镜框中,挂得整整齐齐,规章制度下面的落款是“新洲区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站”。
配了计算机就应该开课
记者根据镜框中规章制度下面的落款赶到新洲区教育局教育技术装备站。该站陈站长介绍,新洲区城乡现有93所小学,区装备站已经给大部分小学配备了计算机。只有少数农村小学,由于生源大幅减少即将合并,这样的小学就没有配备计算机。
陈站长说,给农村小学配备计算机,经费是由国家实施的“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承担的。武汉市的配置标准,是每所小学1-2个计算机教室,每个计算机教室配置电脑32台。仅在2009年,新洲区就给全区小学配置了二三百台计算机。
配置计算机和计算机教室,目的是开设信息技术课。但农村小学是否必须开设信息技术课呢?就此问题,记者询问武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该处答复:如果是城镇中心小学,中年级以上要开。如果是乡村中心小学,建设了计算机教室的,中年级以上可以开。村办小学,如果有条件,中年级以上鼓励开。
张店小学曾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现为村办小学。新洲区教育技术装备站陈站长表示,如果农村小学配置了计算机和计算机教室,就应当开设信息技术课。教育技术装备站只是一个装备配置机构,但他们在配备装备的同时,也会督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把设备利用起来。
乡村孩子签名陈情
张店小学有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算得上“装备齐全”。
罗金旺老师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学校《固定资产汇总表》,是上级部门发下来调查学校资产的,学校刚刚填写完毕。其中载明:学校拥有图书11.4万余元,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约18.9万元。“电子产品”,主要就是30多台电脑。
中午是师生休息时间,在张店小学,绝大部分学生“猫”在教室里,有的在看课本,有的在相互交谈。
记者随机询问几个年级的学生是否上过计算机课,大家回答很肯定:“没有。”在三(2)班,同学们指着一个叫黄康龙的同学说,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家里有电脑,因此也只有他上过电脑。言语间不无羡慕。
六(2)班共有29名同学,经询问尚无一人用过电脑。记者与他们谈及电脑和开设信息课,学生们有些激动,纷纷主动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签名,要求学校开放计算机教室。上电脑干什么呢?这些对电脑并不了解的乡村孩子说,想“看一下里边有什么东西”,还有的说“想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