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一些乡村教师为何选择逃离教育?
来源:中青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12-01

       教育本身就有教化和塑造人的功能,在旁人看来,即使学生再顽劣,老师也应该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变他们。但身为一名乡村教师,吴老师感到他们的付出往往跟收获不成正比。有一年吴老师担任初三班主任,每天清早6点他就爬起来带学生去跑步,晚上等大家都睡下了,他还要打着手电筒去抓那些翻墙去网吧的学生。“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让孩子有了一些改变,可一旦离开校园,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的效果很容易就被社会上的影响给抵消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农村地区的老师的素质和教育方式也确实跟不上这个时代了。”覃老师说,学校里有20%%的老师可能具备耐心和能力去教化那些孩子,但有80%%的老师认为上课教书就可以了,没有太多办法去感化那些学生。

  今年31岁的覃老师是她所在乡镇中心校最年轻的老师,从2002年以后,学校一直没有新老师进来,即使有也是从别的学校调过来的老师。教师老龄化,教育观念、方法滞后都是农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出去参加培训的都是领导和那一两个老师,大部分一线的老师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如果还是沿用原来的教育方法,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吃你这一套。”

  在覃老师的办公室墙上贴着一幅“莫生气”的格言。她说,老师也是人,也有情绪,碰到冲突激烈的事情,有些话说得重了一点,孩子就记在心里面了,现在的孩子心理又脆弱,万一想不通做出出格的事怎么办?所以她经常在委屈郁闷的时候,抬头看看这幅格言。

  有时候覃老师也想按父亲说的那样,上好课就可以,不去管那么多,可真正站到讲台上时,她又没办法不尽到自己的责任。“每当我很厌烦这份工作,又觉得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我就会对自己说,改变不了学生,就改变自己的心态吧。” (本文涉及采访对象均使用化名)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