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广东德庆“小学哺育幼儿园”为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03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务院十天前发文如是说。

       这段论述的语境则是关于国务院今年第41号文的另外一段表述:“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

       紧接着,前天国务院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近三年学前教育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要求:“编制好当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困扰无数个家庭多年的幼儿“入园难”问题,在中央层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入园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资源短缺则是最主要的原因。记者近日走访了广东德庆县的学前教育系统,探访该县8年来如何“螺蛳壳里做道场”,通过一系列闪转腾挪,逐步攻克“入园难”的重灾区——农村。

       凑巧的是,德庆的成功经验与国务院的最新要求不谋而合。

       过去:农村孩子远途跋涉上幼儿园

       光明村村民龙胜佳今年30岁,有个5岁的宝贝儿子,名叫龙华南。去年夏天,龙胜佳为了送4岁的小南上学前小班费尽了心思。

       镇上倒是有所开齐了小、中、大班的公办幼儿园,学费加保育费350元/学期,还算便宜。但全镇15个村委会4岁和5岁的孩子全往那里涌,幼儿园显然无法容纳。龙胜佳只能找到镇上的另外一所私立幼儿园,学费200元/月,比公立幼儿园贵了许多倍。但为了让小南更早地接受学校教育,他毫不犹豫地掏了这笔钱。

       对光明村的家庭而言,200元/月的学费绝不是笔小开销。在那里,绝大多数三、四口之家的家庭年收入是2万多元,户均五六亩的桔子地,几乎是他们收入的全部来源——跟几年前相比,村民们的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高。

       龙胜佳对记者说:“五六年前,村民们对幼儿园教育哪有今天这样重视?当时大家收入低,村里又没有小班和中班,不少孩子只上一年学前班——大班。这几年收入好了,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都非常重视,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龙胜佳去年没少为小南操心,夫妻俩或家里的老人得每天起早送小南到村口,搭幼儿园的校车到镇里;放学时间,他们又得准时到村口接孩子。小南的午饭在幼儿园吃,他们总担心孩子吃不饱或吃不好。有时候,龙胜佳还得骑摩托车到镇上接送小南。7公里的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晴时飞尘,雨天溅水,他跟孩子都很遭罪。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