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
实现校长和优质教师在区县内流动
基本实现在学区内学生主动选择学校
按照北京教科院提出的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共平的阶段性目标,从2016年到2020年本市即将基本实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其中包括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主要指标达到2020年新的办学条件标准、基本建立实现义务教育经费市级统筹机制、基本实现校长和优质教师在区县内流动。
与此同时,本市将大力推广从目前到2016年前总结的特色办学实验成果,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基本实现在学区内学生主动选择学校,残疾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提高到98%,公办学校也将高比例接受打工子弟。
■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供给能力超70%
中职教育不仅全免费还享生活补助金
高中教育包括两部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又包括中专、职高、技校等。如果北京教科院的建议能实现,本市超过70%的普通高中生将能在优质学校上学,而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不仅学费完全由政府承担,还将享受基本能满足他们在校期间生活需要的助学金。
按照北京教科院提出的“普通高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阶段性目标”,今年,本市现有学校在专用教室建设、教学实验设施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主要项目上达到新颁标准: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按照《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各项办学条件指标实现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中心区的二类普通高中各项办学条件平均达标率达到85%以上等,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4万左右,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达到70%。
从今年开始,本市将尝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个别学科互认学分,到2020年普职学分互认将普遍推行;开始举办综合性高中,到2020年综合高中的数量合理、质量提高;城乡与校际差距缩小,办学特色突出;扩大多样化高中规模,开展多种校际、社会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从2010年的1.3万元增加到 2020年的4.9万元等。
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到2015年前,学费标准将从目前的平均2000元/学年左右发展到基本实现学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到2020年还将对所有中职教育学生提供高额助学金,基本满足在校期间的生活需要。另外,中职学生对口升高职机会也将从目前的不到5%提高到20%以上,中职学生的升学和发展基本摆脱体制的制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