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节课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讲不低于30分钟。
杜郞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是该教学模式的创始人。
学生在校园里要排成直线行走。
学生上讲堂教的比老师多 门票60元每年迎十多万游客 高升学率能否复制
很少有一所乡镇公办中学以这样“出格”的表现被人们所议论。学校收取每人60元门票,每天却仍然有成百上千游客来到参观。游客在教室里随便出入,学生们仍学得专心致志。
每年涌入的十多万游客带活了镇上的经济,甚至让县城里的宾馆起死回生。每到周末,学校的老师频频飞往全国各地的学校讲课和培训,一年的机票费用过百万元。
打造这个“神话”的就是位于山东省茌平县的杜郞口中学,自从学校进行颠覆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后,学校逐渐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传奇。
杜郞口,位于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乡镇,距离济南机场约两个半小时车程。当地人世代以农业为生,没有人会想到今日的杜郞口会因为一所学校而闻名。
5月25日正值周五。中午时,杜郞口中学的校门已经被十多辆旅游大巴包围了。参观者中有来自内蒙古额吉纳旗教育部门的官员,还有来自山西太原的100多名校长和老师。
对于这一切,初一(四)班的女生袁一鸣早已习惯见怪不怪了。这样的热闹场面,她几乎每天都会亲历。
“一般周一和周五前来参观的人最多,有1000多人,平时每天也有几百人。”杜郞口中学副校长张代英说。
颠覆:老师被学生“挤”下课堂
杜郞口中学强大的吸引力源自学校颠覆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从广州前来参观的思源学校校长邓放国对这种改革的直观印象是,老师被学生“挤”下了课堂。学校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节课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学生讲不低于30分钟。
在校任职近10年的语文老师徐立峰说,杜郞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是通过三个流程来完成的,包括:预习(形成基本能力)、展示(通过老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拔高和提升)和反馈(检查学习效果)。
徐立峰说,其实这种教改模式对老师的挑战更大。因为四五十个学生通过预习后获得的知识量,一定比单个老师大。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对老师是很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同学们的集体智慧,老师也选择了集体备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