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中学因教学好每年迎十多万游客 卖门票每人60元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6-02

        亲历:学生相对坐处处是讲台

  5月25日,记者现场体验了一堂初一(四)班的历史课。

  走进初一(四)班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十分新颖的教室布置。所有的课桌被分成6块集中摆放,每块有六七张课桌,学生们相对而坐。教室里四周的墙壁上和教室外走廊的墙壁上都是黑板。任何一面墙随时都可能变成讲台。

  上课铃响后,教室里反而变得比上课前更热闹了。老师的开场白之后,讲台就被学生们“占领”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争着走上讲台,讲述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看法。一旦有同学讲错了,全班同学都会张大嗓门喊出错误的地方。

  上课期间,许多同学还走到教室外走廊里的黑板上答题,然后再走回到教室里。上课时,学生们大部分时间是站着的。老师也站在学生中间,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老师的身影。

  学生们身后是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有时教室里挤满的参观者比学生还多。参观者不时拿出相机拍照,但学生们并没有好奇地张望,还是专注于上课。如此热闹的教学场面,让参观者看得目瞪口呆。

  在课间,前来参观的人还会看到另一番激烈的PK场面——每天,杜郞口中学里都会举行两场公开的“反思会”。在反思会上,老师之间会把对方在课堂中表现的不足“赤裸裸”地点评出来。

  溯源:校长亲身经历铸契机

  杜郞口中学校长崔其升是该教学模式的创始人。他的声望极高,老师们戏称,就算他人不在学校里,他的魂也在学校里。

  张代英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茌平县24个初中学校的排名中,杜郞口中学连续10年都是在“倒数两三名上打转转”。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97年4月,崔其升被调到杜郞口中学当校长。在经过了两三年准备之后,崔其升开始着手教学改革。

  为什么会想到让学生主导课堂这种课改模式呢?崔其升说,这与他读高中时的经历有关。

  崔其升说,高一期中考试时,他数学考了47分,名列全班倒数第5名。后来,数学老师出了一个点子,“让崔其升代表老师去给同学们上一堂课”。

 “我当时心里很兴奋,立刻回到教室里准备,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我没有出去。晚上点着灯,来回思考,终于把问题都搞懂了。第二天,上完课后,同学们就问,为什么同学讲的比老师讲的更容易懂?”

  崔其升回忆说,这样的评价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最后全班55个同学,只有他一人考上了重点高中。

  在当了老师后,崔其升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多次实践这个教学方法,效果特好。

 “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习者强烈的学习愿望。表现欲、成就感、认同心,这就是最大的学习动力。一个正常的学生都愿意表现、表演和表达,这就是一个正常学生的心态。”崔其升说。

  奇效:落后中学进前三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素质很高。记者在采访时就明显得感觉到这一点。接受记者采访时,初一(四)班的学生刘绍虎脸不红,心不跳,回答问题有条有理。女学生袁一鸣还主动反问起记者问题。学生的胆大自信让前来参观的广东东莞康湖新乐学校校长温建新感同身受。

  改革后收到的最吸引人的效果,还是在考试成绩上。2005年中考时,杜郞口中学的268人报考茌平一中,就有267人被录取。随后3年,杜郞口中学的中考成绩一直都名列茌平县前三名。

  既能提高学生素质,又能提高学习成绩,无疑对于整个教育界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这个光环下,大批的教育界人士如潮而至。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约有50万人次前来参观。最近两年每年都有十多万参观者,其中绝大部分是来自各地的教育局官员和老师。

  声名鹊起的杜郞口中学已经成为当地的“摇钱树”,茌平宾馆甚至因为这所学校的参观者而起死回生。山东本地不少旅行社趁机开设了周末三日游的旅游项目,将杜郞口中学和泰山一起打包推销。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