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部分教师教育能力遭质疑 授课不精难获学生尊重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9-28

       授课不精也难获学生尊重

   “老师对自己所教授科目的知识都不精通,也是学生不尊重老师的重要原因。”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叶希(化名)告诉记者,由于高一时的物理老师“连解题思路都不清楚”,到了高二文理分班,80%的同学都坚定地选择了文科。

       叶希告诉记者,那个物理老师毕业于一所普通的师范学院,是靠着家里的关系进的重点高中。一次在讲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题时,她自己算错了,学生们给她纠正,她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最后一气之下竟然冲出教室,连课都不上了。

   “这样的老师,我该如何尊重?”叶希无奈地说。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袁伟妮对此也有同感,说起自己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她连连摇头。袁伟妮说,这个年纪并不大的英语老师,一读英语课文就“卡壳”,每次都用手指着书,头埋得很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碰到生僻的单词,他就歪着头想半天,勉强靠着读字母来蒙混过关。

    “哪怕他能在上课前一天,自己读几遍课文,也不至于这样啊。”袁伟妮说,这样的老师,会让同学们觉得站在面前的是一个不懂装懂的小丑。

       开学两个月后,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更换英语老师。“该教的课文都念不通顺,还有什么资格教书?”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这名英语老师被调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老师因为备课不仔细、上课不认真、表达能力差,经常被学生投诉,许多中小学都采取了班级和任课老师双向选择的措施,经常被投诉的老师往往会因为没有班级选择自己,整个学期都没有课上。在一些中学里,老师几年没有课上的情况并不罕见。

   “教学经验缺少,可以努力积累,但是专业知识不精、上课质量差,就是老师的态度问题了。”在曾小刚看来,这涉及一个老师是选择当“职业教师”,还是“以教师为职业”。

    “现在有的老师已经变了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巴登尼玛教授说,一个职业教师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是能传递到学生心中并赢得尊重的,而仅仅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就是混碗饭吃,这就导致一些老师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进而影响整个教师群体的质量。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