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漂族”母校寻归属感 老师建议缓冲期不宜过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9-28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学毕业后不离校,而选择在校园里或是学校周围继续“漂”着,过着和上学时一样的生活——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看书,去教室听课,去学校操场踢球。海南的大学毕业生中,如今出现了一群“校漂族”。

       海南高校论坛中,有网友总结,根据“漂”的目的不同,将“校漂族”分成几大门派。有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考研敢死队”;为了职业理想而拼命奋斗的“打工派”;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为了爱情‘漂’在学校的“浪漫派”。

   “今年我考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笔试差2分没上线,所以我决定再复习一年,誓将考研进行到底。近一年来,我每天早上6:30准时起床,从住处步行到海师大的教室开始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解决午饭,下午继续在自习室学习到十一时。”记者采访孟宇的时候,他正在海南师范大学的自习教室看考研政治。他的住处是海师大附近金花村的一个10平米的单间,每月租金400元。

   “住在学校附近,不仅便于获得各种考研的学习资料、培训信息等,而且学校的环境正是安心学习的好地方。”孟宇说,住在学校附近,生活花销划算,经济压力较小。

       金花村是海师大一带“校漂族”的聚居地之一。7时刚过,陆续走出小区的年轻人开始增多。孟宇说:“金花村至少住着上百个‘校漂族’呢。这些大都是我的校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考研的,但也有不少正在找工作或者已经工作的。在校的时候我们不认识,现在都比较熟悉。”而在海口市的各大高校周边,这样的聚居区更是多如牛毛。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