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校漂族”母校寻归属感 老师建议缓冲期不宜过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0-09-28
记者在海南多个高校的校园BBS论坛上看到,有不少人发帖求租校园附近的房子或床位,而且会注明自己是考研的,或者找工作的。在海口不少高校的周边小区内,都有一些家庭旅馆,他们在网上打出的招牌就叫“大学生求职公寓”。这些地方往往是提供单个床位,每天5元-10元。
“我可能是有一种‘恋校情结’吧,一时还摆脱不了呢。每天,走在校园熟悉的路上,看着熟悉的风景,吃着食堂的饭菜,就很安心。唯有在学校,我才能找到归属感。我的两个同学因为准备换工作,也准备搬回来一起住,加入‘校漂一族’。”王丹说。目前,王丹已经在海口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却仍“漂”在海师大校园的小区里。
来自山东的刘锦2009年毕业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愿意为了爱情‘漂’在学校。男友现在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大三,我不想因为分开两地影响感情,索性在海口找了份工作,在邻近学校的居民区租住。”刘锦说,他们还是跟上学的时候一样,在学校食堂吃完晚饭,再到校园里散步聊天。
海师大杨老师认为,大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大都需要一个适应期,他们大多数会选择一边工作一边适应社会。而“校漂族”则把这个适应期放在学校,把这种方式作为人生的缓冲期,规划自己的未来。“校漂”生涯如果持续半年或者一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毕业生要理性把握就业形式,认清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及早融入社会。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