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在北京这样大城市的家长而言,低幼孩子的托儿所难寻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在一家机关工作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她身边的很多女同事都选择把孩子先送进这种“家庭托儿所”然后再上幼儿园。“像我们夫妻都要上班,双方父母又都在外地,带孩子的问题的确很头疼。”刘女士说,“孩子才一岁多,我们曾经考虑过请保姆,但是把孩子交给一个不熟悉的人看还是不放心。相比来说,送托儿所肯定要比请保姆便宜,最主要的还是方便,就在我们家的小区,每天早上上班前把孩子送过去就行了,下班再顺道接孩子回家。而且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也很放心。”
据了解,在北京的天通苑、回龙观等大型居住区,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地级市的规模,但是以天通苑小区为例,整个小区只有一所公立幼儿园,“家庭托儿所”的应运而生解决了不少孩子上幼儿园的难题,但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
非正规幼儿园的身份问题亟待解决
民盟公布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从1996年的3056所到2009年的1266所,北京市的幼儿园数量下降了58.57%。另据数据,在幼儿园总量大幅下降的过程中,伴随着民办园数量翻番上涨的,则是公办园比例和数量的快速萎缩。
北京一中原校长、北京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说,尽管我们现在强调政府的责任,但光靠国家办幼儿园,一时半会儿很难解决这么大的入园需求。北京市教委计划未来3年投入15亿元新建118所公办幼儿园,按每所幼儿园可接收300~400个孩子来计算,这也只能补上三四万人的需求缺口。再说这远水解不了近渴,孩子们没法等,到时候都该上小学了。
北京市教委学前处处长张小红曾经表示,导致目前供求失衡的原因之一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的数量日益增长。据统计,近3年全市46万名新生儿中,非户籍的孩子占了约51%。
目前,仅有少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进入正规幼儿园,大多数孩子因为学位有限或者是价格因素,不得不选择非正规幼儿园。民盟的这项调查还显示,2009年北京市没有办学资质的低收费的非正规幼儿园共有1298所,数量比正规幼儿园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