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农村孩子上大学就是悲剧”言论引发激烈争议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3-17

       评中评

        文明成果应城乡共享

        王平的提案,引发激烈抗议,皆因她每句话都像利刃一样,刮在我们的心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的发言罔顾百姓的受教育权、进城工作和自由迁徙的权利,以家长制的方式,替百姓规划人生,实在匪夷所思。

        其实,王平也挺“冤”的,她本来不是要谈教育。她是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她的初衷是发扬中国农业文化。她认为,农村文化既重要又美好,要保存农村文化,就得留住农民;要留住农民,就让他们少读书。

        正是这一逻辑,激怒了大众。文化应是为人类造福,王平却鼓励农民放弃教育,承传农业文化。这让我想起西方的汉学家,他们也希望中国不要使用机器,不要喝可乐穿西装,继续耕田织布,为世界保留最迷人的原始文化,做活化石。

        王平不懂教育,但农民懂得,教育是摆脱蒙昧的唯一途径,投资教育是最有价值的事业。他们不介意吃点眼前亏,敢于背负债务。从大局来看,要建设农村,也要靠有知识有能力、见过世面的一代。

        王平热爱农村文化,视之为珍宝,但农民想要见识更多样更精彩的文化。本人在农村长大,曾经很有“文化”——如王平馆长所推崇的——看云识天气,依节气播种收割,编织缝纫,样样精通。然而,一身本领却不能保证温饱。我的童年,肚子饿,精神也饿,渴望读到更多的书。

        好的文化让生活更精彩,更有意义。文化不是凝固在乡间的琥珀,而是活跃在日常生活,在社会变迁中焕发魅力。要为农村文化注入活力,关键是农民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城乡共享文明成果,没有貌似父母官的人来指点人生,有真诚的人大代表来倾听民众的声音,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农村娃要不要读大学,请让他们自己选择。尊重农民,为百姓谋福利,才是值得承传的文化传统。记者 李亚妮 (柯倩婷)

 

[1] | [2] | [3] | [4] 共 4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