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工程质量,承受生命之重
今年50出头的李俊明已经记不清,太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240所学校,他跑过了多少趟:带着有关部门负责人去的,自己一个人去的;城区的学校,偏远山区的学校;烈日下顶着太阳去的,雨雪天踩着泥水去的……他甚至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驱车路过一所学校,都不由自主地想进去转转,看看教室、宿舍是不是已经加固过,加固的情况如何。
李俊明是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有个习惯,在学校的工地上,常常抓起一把水泥、沙子仔细瞅瞅,或是摸摸墙体的干湿程度和厚度,再或是拎起一根钢筋看看粗细。这些细小的动作,常令身旁的施工人员“有些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搞建筑出身的副市长是个行家,工程质量如果有偏差,可逃不过他的眼睛。
“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这是山西省政府给全省人民的承诺。在校舍安全工程中,山西省始终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履行基建程序,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大力推行“阳光工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校舍安全工程的施工进展、资金使用等信息,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严格工程验收,坚持“实施一所、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的原则,对所有校舍安全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凡是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使校舍安全工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
这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各环节相关责任人都要签字,这是终身责任。中央规定,今后校舍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即使相关人员离开了原岗位,也要追究责任,校舍安全工程要经得起灾害考验和历史检验,真正建成“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决不能因为疏于过程质量控制,再来“亡羊补牢”。
为确保工程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对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工程做了全面技术规定,并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等,为校舍安全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组织培训15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2万余人。
各地也高度重视,江苏省多次举办省级技术培训,超过1200人次参加;山西省组成200多支队伍,对全省中小学校舍抗震与安全性能进行认真排查;内蒙古自治区把校安工程作为“精品工程”来抓,积极探索新的加固改造方案;安徽省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在项目竣工时设置永久性标牌,并规定时任县长、教育局长、校长姓名“三长上墙”……
“学校盖得牢,安全有保障,这钱花得值,心里真踏实。”老百姓的口碑,胜过所有的金杯、银杯!
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等不起”的重大民生工程,一所所坚固的学校就是一座座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