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师真正成‘老’师了!”近日,记者到广西武鸣、横县、那坡、上林等地采访农村基础教育时,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在一些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外流,现任教师一天天变老,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农村教育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老教师成了主力军
陈其欢58岁了,依旧坚守在教学一线。1988年初中毕业后,陈其欢辗转在农村各个教学点任教之后,2000年来到广西横县百合镇江口小学。
“在学校,每个教师都是全面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都能上,特别是体育、音乐几十年来学校都没有专业的老师上课。”陈其欢感慨地说,自己年老了,接受的新知识越来越少,担心孩子们学不到先进的知识,跟不上教育的步伐。
江口小学加上4个教学点,共有教师19名,其中40岁以上教师就有15名,最年轻的也有30多岁。29岁的谢秋净老师来了一年,2010年还是调走了。
这样的窘况不仅仅存在于江口小学。2006年,国家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方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3年,并给予了相当优厚的待遇。百色市那坡县拿着120个特设教师岗位指标,并抛出“3年期满后解决编制待遇”的优厚条件。虽然最后只招到20多个年轻教师,那坡县各学校仍然如获至宝。但令他们伤心的是,一名已经签了合同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到学校看过后,最后却抛下一句“我不愿意留在这里”。
容县的资料显示,全县小学教师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约占55%。黄县农村教师3376名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有1718人,约占全县的50%,横县平郎乡,全乡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也达44岁。广西区内农村小学教师在40岁以上的约占48%,35岁以下的农村教师仅占32%。
事实上,这个数据放之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也都差不多——老教师,已成为当前农村教师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