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一所县中的教改突围 不要"满堂灌"高考录取率反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1-06-16
   “没想到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里,居然有一所真正把新课改的目标‘自主、探究、合作’落实到每节课,落实到每个学生和教师身上的中学,而且是在被视为‘改革禁区’的高中。”在从山西新绛返回北京的火车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这样感慨。

       新绛县,位于山西南部,是运城市下辖县。杨东平一行从北京乘17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此地,只是为了看这里的一所县中——新绛中学,一个每天只上半天课的高中。

       一所县里的高中只上半天课?最初,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高中的时间都被各科老师填得满满的,尤其是各地的县中,更是以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著称。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所中学自从进行“每天只上半天课”的教改措施之后,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每年高考二本上线率提高10%。

       这究竟是一所怎样的中学?

       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全是自习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记者随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行来到新绛中学,向校长提出要听课。得到允许后,却没有被通知去听哪节课,校长宁致义告诉记者:“哪节课都行,什么时间进去都可以。反正上午是展示课,下午是自习课。”

       当天下午,记者随意进入几间教室,看到的情况大致相同,学生的课桌都是6个或者8个摆成一组,像开圆桌会议。学生或者看书、做习题,或者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老师则在几组间随意走动,如果学生有问题,老师就单独讲解。对于突然进入教室的参观者,学生们视若无睹。

       单从下午的自习课,还看不出这所学校有何独特之处。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到学校听课。

       高一四班正在上物理课展示课,讲台上一名学生正在用已知条件推导动能定理。老师站在台下,与其他同学讨论这个名叫柴永杰的学生推导的是否正确。

       课桌上放的是老师提前发下来的“探究学案”,前面几句话是这样的:台风、龙卷风为什么可以卷起房子、汽车?水为什么能推动水磨?为什么一只飞鸟可以造成飞机失事?……

       这些现象都与动能有关,把学生引入一种学习情境。之后列出的就是动能定理、与之有关的概念、要领,要掌握的内容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还有几道相关的例题。

       根据这份学案,学生在前一天的自习课上已经预习了相关内容,也做了几道典型的例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果大家都解决不了,可以把问题写在“互动卡”上,交给老师,老师在课上重点解答。展示课后,学生还会写出学习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