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了,学校就活了
张豪英是孙冲中学附近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去年,他的大儿子从这所学校考入县一中,“他现在的成绩,在1400多名学生中,是前60名”。
张老板感谢资教老师为儿子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孩子进入初二年级时,将他调换到全由资教生任教的班级。“儿子在这里读了3年书,我很满意。”他说。有一次,他去送饭菜,路过孩子的教室,“看到里面在冒火,很多学生惊呼”。那是化学老师(一名资教生)在做实验。这位家长评价说:“他上课很有趣味性。”
张豪英总结资教生的价值:他们来了,学校就活了。对此,小餐馆的老板和校长们、教育局长们达成了共识。
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在湖北1900多所农村中小学资教的老师,虽然还没有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却已成为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校长们对这些年轻人的倚重表明,他们已成为学校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蕲春县南征中学校长张北平将14名资教生视为“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战友”。 他态度诚恳地表示:“他们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
张校长倡导“孝文化”,用新型孝德治理学校;不办重点班,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他不允许学校补课。“一些老教师反对我,他们认为学校不需要创新,只要能多些学生考上高中就行。”张北平说,“资教生们思想活跃,有前瞻性,总是站在我这一边。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想法就是天方夜谭。”
郧西县正在大力推行“自主教育”,提倡把班级和课堂还给学生,把创新和民主还给师生。县教育局副局长彭晓映说:“郧西的课改能这么快推动,资教生功不可没。他们非常认可课改的理念。”
这些年轻人初登讲台,没有教学的历史包袱,像一张张等待着描绘美好图画的白纸,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在湖北省教育厅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资教生的表现最抢眼。他们中已有2000多人在县级以上教学比武和学科竞赛中获奖。一些老教师把“课外访万家”当成负担,“而资教生三五成群,唱歌,野炊,家访访出了诗意”。据南征中学校长张北平了解,他们在一个学期的家访量平均达到40家,是当地老师的两倍。
作为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资教生们不想再把那一套强加给自己的学生,他们“推崇快乐学习,不喜欢课堂压抑的氛围”。 浠水县马垅中学的刘莹莹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书面表扬”:“你讲课时,那甜美的声音使我们完全陶醉其中。你总有办法让我们上课时放松心情。希望你能继续这样教书。”
他们的不少尝试和探索,体现出了教育者的智慧。阳新县的杨露老师给七年级上文言文《陈太丘于友期》,她请同学们“演戏”,扮演文中的各个角色。
一位物理老师讲光学,首先列举大自然的神秘现象,然后把问题抛给学生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堂课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名九年级的男生回忆光学课时说:“我觉得那节课过得好快。”
孙冲中学校长李利琴去听数学课,“感觉耳目一新”,“竟然涉及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并用一首诗做结束”。数学老师谢丹君说,让学生们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比简单教他们加减法更重要。
为错过这些年轻教师的同学感到遗憾
资教生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把农村的学生们从书本里和无聊中解放了出来。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内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倡导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记者发现,只要有资教生在的学校,学生受教育的幸福感就能得到提升。
孙冲中学九年级的孙笑说:“我替那些没有来这里读书的小学同学感到遗憾。他们错过了这些年轻的教师。”
在资教教师眼里,考试成绩依然很重要,但他们还看重分数之外的表现。杨胜金201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化学系,目前在郧西县马安小学任教。他的班级有49人,但在去年的期末考试中,只有10人得到了学校的奖励。他自己花钱印奖状,把它们颁给了30多名学生。“我主要是鼓励进步。”他说,“学习态度很好、字写得不错的同学都在奖励范围。”
与“素质”和“能力”有关的活动出现在乡村校园,那些在城市学校看起来不够“上档次”的活动,却是一些农村学校从无到有的突破。譬如“魅力讲台三分钟”的演讲活动,学生原创诗歌朗诵会,创办简易的班刊。一些学校的广播台开始发挥新的功能,从以前的发通知、播放广播体操和音乐的工具,变为小主持人和小记者们的舞台。
在资教生到来之前,很多学校不敢想象他们的学生会有机会组建书法、绘画、太极拳、健美操、合唱、手工制作等各种兴趣小组。阳新县有3000多名初中教师,但此前只有不到50名体育、音乐、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资教生终结了许多学校开不了这些课程的历史。
在他们中,有大运会的武术冠军、全国城运会的射箭裁判,有在大学举办过专场音乐会的优秀毕业生和办过画展的专业教师。他们只是这个群体中的少数人。但一位教育局长说:资教生在大学接受过正规的本科教育,知识面宽,很多人能在初中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
不过,在乡村学校资教生依然是稀缺的资源。我们看两个例子:湖北大学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杨娜,在承担全校的体育课之余,还要负责两所村小的体育教学。周洲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舞蹈专业,负责恩施两所学校的音乐课,每周要在相距130多公里的两校之间往返。她通常在周三下午5点左右离开,赶到途中的一个乡镇住宿,第二天早上再乘车赶往另一所学校。
多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乡村学校因为资教生的出现,发生了新的变化。许多在方言中生活了四五十年的教师开始改变自己的发音,使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授课。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曾经不知道开启电脑,如今尝到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偶尔还会给学生们布置一道网络搜索的作业。有人甚至挪用购买家具的钱去配置电脑。
老教师们也感受到了压力,那些生机勃勃的年轻人既是他们的同事,也是督促者。在何欢资教的白水中学,随着资教生数量的增加,有6位从小学“借”过来的老师又被“还”给了小学。有老教师难免发牢骚:要那么多资教生干吗?但私下里,他却开始苦读自考的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