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择校、转籍、出国 探寻高考下的抉择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8-01

20130801083719.jpg
    阅读提示


        7月30日,本科三批开始投档,至此,河北省的高招工作,已经渐近尾声。
        河北省今年有近45万名考生参加高考,随着录取结果的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景正在每一座城市里上演着。而且,类似的情景,伴随着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升入高中而将继续上演。

        选什么样的高中,就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当这样的话语被家长所广泛认同,并被奉为“至理名言”时,他们的面前就有了许多犯难的选择:是选择就近的重点中学,还是选择以高升学率著称的像衡中那样的学校?是设法谋取录取分数较低的省份户籍,还是走出国门到境外接受那些完全不同的异域教育?
        高考,从来考的都不只是学生。本报记者的随机采访中,面对高考的抉择,常常考验的是一个家长所能支配的资源究竟有多少。
        选择“超级中学”,希望孩子考上好大学
        7月22日,六年来王先生的第7次搬家,他终于搬回了自己位于省会和平路的家中——因为就在前一天,他的女儿娇娇被一所本一院校录取了。
        这是他六年来最大的希望,一定要让孩子考一所重点大学。围绕这个梦想,六年来他租住过各种各样的房子,大点的、小点的,干净点的、脏点的,市里的,甚至县城里的——“孩子在哪儿上学,我们就到哪儿去住。”
        王先生的笑容里,搬家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烦琐,以及孩子晚自习归来找不到家门的抱怨,似乎都在那张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前消散了。他告诉记者:“将来你家孩子大了,一定要给他选所好学校,选什么样的高中,就能上什么样的大学!”
        类似这样的认识,在家长们心中正在被一个个案例强化着:“某某家的孩子,中考570多分,上了某知名高中,最后考了618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了!”……

[1] | [2] | [3] | [4] | [5] | [6] 共 6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