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择校、转籍、出国 探寻高考下的抉择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8-01
原籍河北廊坊的她,现在手持的是天津市的户口。所不同的是,与天津市民常见的红皮户口本不同,她的户口本封皮和印鉴都是蓝色的——也即“蓝印户口”。
因自感女儿在省内参加高考竞争力不强,朱佩瑶的父母3年前投入近50万元在天津买了套房子,同时也为朱佩瑶取得了当地户口。根据天津市的相关规定,持蓝印户口者享受与本地常住户口同等待遇,包括在当地参加高考。
并非每个拥有蓝印户口的孩子都能像朱佩瑶这么幸运。沧州李先生的孩子就遇到了变故。他说:“今年本来是奔着杨村一中去的,没想到最终只能进入一所乡镇中学读高中。”
杨村一中,作为天津市武清区唯一的市属重点中学,其2012年的一本上线率为89.4%,二本上线率为99.5%……如此高的本科升学率,让其成了许多蓝印户口考生争相进入的学校。
今年6月30日,杨村一中单独组织了针对蓝印生的安置考试,1500名左右的蓝印考生中,李先生的孩子排位未进入前300名,这意味着将不能就读于杨村一中——该校今年对蓝印生的招生限额为200名,而在过去两年中,限额均为400名。
为了孩子,李先生和很多家长先后数次去区教育局讨说法。不过,当地政府的态度很坚决,对家长们解释——天津市正在搞中学现代化标准工程,每个班人数不能超过45人。杨村一中作为示范性高中,不具备扩招能力。李先生的孩子,就此被安置到一所乡镇中学就读。
因为现行高考政策导致省域之间的录取分数存在较大差距,像李先生这样,很多河北家长选择了把孩子送到外省读书,而各省份对于外地学生来参加高考,又都有着自己的一些规定。
游走于常发生这样或那样变化的政策间,特别是有些家长违反相关政策,由此导致这些孩子的命运也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颠簸中,随之颠簸的还有孩子父母的心。
据了解,以天津蓝印户口为代表,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是河北高中生选择较多的“移民地点”。一位2012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介绍,他所在班级的“高考移民”的同学差不多有20多个,另外一个班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在本省参加考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