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一年级学拼音时主动帮忙 作业一个星期才检查一次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3-24


  三四年级应用题怎么学?

  鼓励儿子作业第一遍就做对

  方法:一周检查一次,纠错责任自己承担

  儿子没有上过培训班,小升初却以全市第三名的成绩考进南外,易善平这个爸爸是怎么做的呢?小学三四年级孩子就会出现一个“成绩分化期”,针对各门功课的学习,不同的孩子适应有快慢,这个时候家长既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越俎代庖。“这个时候以数学应用题为例,开始有了难度,也往往成为孩子成绩分化的关键。”易善平和家长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们对孩子的作业不是每天检查,把对作业的责任交给他自己,但也不是完全放手,而是一周检查一次;作业的最高要求是一遍全对,讲究正确率和熟练度。”易善平说,这几年的中高考难度并没有增加,但是题量逐年增加,可见熟练度就是难度。“家长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重复练习,有些孩子家长会让孩子完成作业后再练习5条、10条,孩子为了不做就会有意拖拉,其实原地踏步的练习没有任何意义。”

  [“名师经”很贴心]

  名校生门门请家教成绩依然倒数

  对策:发现孩子美术天分引上艺术路

  易善平当一线老师多年,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深刻体会到“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潜能优势”,他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我在五中当老师时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初中在名校,中考时进入五中,第一次考试班级40多名,爸爸妈妈着急了一下子给他门门都请了家教,结果再考试成绩更差了,小孩也非常灰心,甚至要退学。”易善平说,他询问孩子有什么兴趣,父母说小时候比较喜欢画画。“我和家长说好第二天放学后让孩子当着美术老师面画幅画,请老师评判一下。然后我和美术老师沟通好,即使孩子画得不好也当面鼓励他,但把真实情况私下告诉我。”经过美术老师评判这个孩子美术上很有潜质,于是易善平帮助孩子每天下午跟着美术老师学画,渐渐的孩子不仅美术专业成绩越来越好,文化成绩也显著提高,高考时被著名艺术高校录取。

  初二孩子痴迷足球

  对策:释放爱好成为阳光足球教练

  “千万别让所谓的‘成功’压垮你的孩子!”易善平给家长讲了这样一件事。前些年南京某学校的孩子在初二时酷爱足球,到了痴迷的地步,学习成绩不断退步。后来孩子和妈妈说,想出去读书。家长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送孩子去了美国。几年后,孩子回到学校看望老师,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顺利通过了GRE考试和托福考试,还兼任两家中学的足球教练,变得非常阳光。“如果我们仅仅让成绩和分数蒙蔽我们的双眼,那我们就会看不到孩子的特质。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而不苛求,帮助而不指责,引导而不强迫。”易善平给在座80后家长六个重要提示:经历比名次重要;对话比对立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榜样比命令重要。

  [好爸爸的8个标准,你做到了吗?]

  易善平给现场的爸爸们分享了美国“心理中心网”列出的好爸爸的8个标准,请在座的爸爸们看看自己符合其中几条:①多花时间陪孩子。②以身作则。③全家一起做饭吃。④经常赞美孩子。⑤尊重孩子的母亲。⑥定下规矩,奖罚分明。⑦做个亲切有耐心的老师。⑧给孩子读书。  通讯员 谢伟 记者 刘颖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