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均面积”不达标
鼓楼区这所小学太挤,不得不在楼顶做课间操这件事,最近被力学小学三(3)班的小朋友写进了“关于老城区小学活动场地增容问题”的活动报告。其实,同在一个区的力学小学比这所学校还挤,今年3月,力小三(3)班开会商量公民教育实践的主题。最后,“关于老城区小学活动场地增容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39票最高票当选。
体育活动面积不达标
孩子们查到了《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南京市教育局,2005年),当时已经规定,小学体育活动面积标准不低于每生3平方米。即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对新建小学明确规定了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二十平方米,并明确现有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未达到标准的,在城镇建设改造时统筹优先解决。不过,其中没有体育活动面积的标准。
学生们随机抽样了老城区(鼓楼区、秦淮区、玄武区)19所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全部未达20平方米的标准,生均面积最小的仅1.85平方米。具体看体育活动面积,以力学小学为例,学校的操场差不多1500平方米,在楼中间还有一些体育活动空间,平均到2700多名学生,一人约一平方米。
建校早,学生增长快
学生们了解到,老城区小学建设较早,建设均按当时的标准执行,与现在的标准相比,不管是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面积均落后。周边建筑密集,没有可直接利用的空余地块,不利于老城区小学的扩建。
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也是原因之一。老城区小学一般建校时间较长,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家长通过购买施教区内的住房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这就造成了老城区小学适龄儿童急剧增长。
南京市教育局:
有学校向地下延伸空间
孩子们走访了南京市教育局和鼓楼区教育后勤服务中心等多个相关单位,寻求答案。
在南京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力学小学采访四组组长吴律和组员们,南京老城区小学体育活动面积紧张的问题,教育部门一直都在想办法解决。从2009年开始,南京启动校园安全工程,每年至少对几十万平方米的老城区校园进行改造,其中都会涉及到体育活动空间的增加,如果地面没有空间,会考虑延伸到地下空间。
鼓楼区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说,不少学校通过校园安全工程,改善了体育活动环境,如竣工不久的拉萨路小学,地下一部分作为舞蹈房、跆拳道馆等,地上有一块近30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后面有一个50米的直跑道。同时,走廊由1.8米加宽到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