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民生”答记者问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7-10-31

体制改革——
    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不一样,有它的特殊规律。教育改革和教育一样,是慢变量,一项改革启动之后,落地见效至少得经过三年。教育改革每一项措施都是和人直接相关的,实际上是人的改革,且因为本身的综合性很强,涉及方方面面,学校、社会、家庭,校长、老师、学生、家长都关心,其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陈宝生在回答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扎实推进,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圆满实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中外教育合作交流等相关改革方案也已制定出台。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我国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已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陈宝生说,目前一些改革举措已经落地,我们着眼于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完善解决,蹄疾步稳,把我们的教育改革向前推进,为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体制保障。
    教育愿景——
    “中国教育2049”
    “十九大报告里面勾勒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请各位部长设想一下,在你们各自负责的教育、住房等领域,到2049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展望未来是一门艺术,当然它也能展现我们的信心和预期。就教育来说,到2049年会是什么样子呢?在我心目中,2049年的中国教育,有这么几个特征……”在期待的目光中,陈宝生娓娓道来——
    第一,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就是说,到那个时候,中国教育的标准将成为世界教育的标准。
    第二,204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各国将有意愿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将有大量师生来中国学习交流中国的发展经验,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2049年,对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将有更大的发言权。中国将尽自己的努力,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四,2049年,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将走向世界。
    “到了那时候,我们的人民受教育权益都能够得到完全的维护,受教育的美好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都能够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这就是我对2049的想法。谢谢!”陈宝生微笑着结束了回答,挺直身子,目光投向前方。(记者 柴葳 蔡继乐)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