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临门这一脚如何踢好有讲究 心态因素重要
来源:宁波网-宁波日报 作者:王 佳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5-26

        最好一切如常

        该怎样就怎样

        在高考前,家长经常会无意识地给孩子一些压力,却不自知。

        有个孩子曾向心理咨询师倾诉:“复习迎考的时候,我妈妈当了我的面总是笑眯眯的,但有一天我阿姨过来,我听到我妈妈悄悄对阿姨说‘我真是担心,你看我们家……’其实我在里面都听到了,我成绩不是很稳定,妈妈很有压力。”

        和孩子一起迎接高考,两代人时刻处于一个屋檐下,焦虑很容易被传递。

       “这个时候,家长更要注意平和对待。”如何才能做到平和?百合心理咨询师吕飞岳有这样3点建议:

        其一,家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觉察并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跟孩子唠叨,讲这个讲那个,是家长自身的焦虑,在无形中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其二,与孩子讲话要自然。话题最好来自生活中自然出现的各种事情。如果讲到高考,就很自然问问孩子有什么新信息,哪些方面有进步,问完即可,不要停留。

        其三,创造自然、和谐的备考环境。

        备考期间,饮食起居一切按照正常的生活规律进行。菜肴的品质可以提升,新鲜的鱼、家养的鸡蛋之类都是很好的健脑食品,但伙食不可与家庭成员区别太大,如果造成差别,譬如“我们好的东西都舍不得吃,留给你吃,你要高考了。”这就变成了压力。要改善饮食,大家一起改善。

        另外,“改善饮食,不易太油腻,以新鲜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且要有个提前量,好让孩子的肠胃提前适应,以免在关键时候‘添乱’。”

        高考早餐,吕飞岳建议八分饱,以考前一小时左右吃完为好。“这样考试时,可减少血液在胃肠道储留的时间,把更多血液输送到大脑,助力临场发挥。”

        对于是否护送孩子入考场,吕飞岳认为要视孩子需要。“孩子不愿意,家长就不要坚持了,因为这个做法本身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记者有个朋友,曾碰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个高三学生,本来数学不错,平时模拟考试150分制,对他来讲,正常发挥能考到130多分,就是因为他父亲坚持送他入考场,送出了问题。那天,父亲送他到考场后回去了。这时,孩子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突然觉得父亲苍老了,白发也有了,走路也不稳了,就觉得心里怎么也过意不去,考不好更是对不起父亲。考试的时候下意识就往这事上想,最后分数出来,100分都不到。事后,这个孩子说,如果父亲没来送我,我绝对不会差到这个地步。

       “家长的心,该硬的时候一定要硬,硬不起来是不行的。”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