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湖北天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来了留住教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8-12


  师资强了带来教育理念和方式转变

  “现在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在家门口就业还能为家乡发展效力,感觉很充实。”今年24岁的赵子恒大学本科毕业时,毅然回乡当了物理教师。除了像赵子恒这样公开招聘来的教师,天门市政府常务会议还确立以制度化方式,连续5年,每年更新补充大专以上师资300人,充实到农村薄弱学校、城镇基层教师队伍中。

  据了解,天门市每年接收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20人;引进“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资教生335人,对3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资教生,正式定编,直接聘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80人,并约定服务期。

  据天门市教育局数据显示,该市农村教师平均年龄已降至42.3岁。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张微表示,“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这句形容农村教师队伍状况的形象比喻,在天门已成为“过去式”。

  天门市教育局局长黄延平告诉记者,师资的统筹配置,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来,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有了全面提高。“以往部分偏远农村学校师资不足,对新课程要求开设的科学课、英语课、艺术课,研究性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等,校长们只能是‘望梅止渴’!”如今,这些现象已然改变。

  麻洋镇中心学校现在共有35名资教生,是天门市接收资教生较多的学校。彭国华说,学校好几年没开运动会了,操场上长满了野草,自从这些资教生来了之后,学校的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现在校园里时时有歌声,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天门市还通过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解决偏远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师资不足等问题。该市投入9000万元,在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的基础上,通过市、镇、校组织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李场小学教师舒春元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一些老教师以前连电脑的开机、关机都不知道,更别说熟练地操作了。现在,学校50岁以下的教师基本上都会操作电脑,大部分可以自己制作课件,或者利用校园网资源共享平台,下载课件后进行补充或修改。“现代化手段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教书更有劲头了!”舒春元高兴地说。

  《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12日第1,3版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