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太拔苗助长 家长幼儿园为难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陈 晓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0-24

 

        正常的幼儿课堂体验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教学穿插其中

        那么,没有“量化”教学的幼儿课堂是什么氛围呢?笔者特意去幼儿园体验了一番。

        这天,温岭城东街道格林全纳幼儿园中(1)班的20多位小朋友正在上语言课。老师通过电视屏幕逐一放映出压路机、卡车、小汽车的图片,每出来一种车,老师都会先介绍一番车子的用处,然后教小朋友学这种车的声音,紧接着又出乎意料地将这3种车画到了一幅漫画里,编起它们之间的故事。老师讲得绘声绘色,表情、语气、模仿声音一样不落,同时还不忘让小朋友们跟着学、跟着做动作,“推土机像老人,开得慢慢的,声音喘喘的;小汽车呢,喇叭脆脆的……来,我们排起长队把车开起来!”看着这“车队”慢慢开出教室,笔者才意识到,这是下课了。

        意犹未尽,笔者又随机旁听了大(2)班的美术课——“明亮的眼睛”。老师全程不忘和学生互动,“你们说的,我会通通画到这白纸上的眼睛里。”小朋友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于是,西瓜、巧克力、圆圆的披萨、黑黑的眼珠……连老师自己都被画到了纸上。光说还不过瘾,接着,小朋友们动手在各自的“眼睛”画纸上发挥起来。一节30分钟的课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过去了。

        幼儿园的陈老师说,按规定,幼儿园小朋友每天户外活动(包括体育和游戏)的时间应不少于2个小时,小班的学生一天最多一个教学活动,上课的时间也缩短到15分钟-20分钟,大班一周最多12个教学活动,所有的课程内容都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安排,大多以游戏和区域活动为主。“孩子们就是在玩乐中激发自己的想像力,在快乐中培养出自信,在共处时学习规则,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家长的观念要转变

       “小学化”幼儿教学可能会让孩子厌学

        格林全纳是一所民办幼儿园,这学期,他们也将教育局的《致家长公开信》发到了家长手里。公开信详细介绍了幼儿园“小学化”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并向幼儿园提出“六个不准”,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信的右下角,还附有一份“回执”,回执上专门列出了家长留言。

        对于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大多数家长在“回执”里都表示会支持,但也有一些家长非常直白地留言:“这个不教、那个不教,我孩子来你这干嘛?”

        其实,这样的言辞,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们快听得耳朵生茧了。“幼儿园的晨间活动时间里,小朋友们陆续入园,先到的就自由地玩玩具,就会有许多家长来发难了,‘我孩子怎么天天就玩玩具不学习的啊’。”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教学中碰到类似的情况很多,越是素质好的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获得多少知识的概念越是淡薄,相反地,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非常强烈地希望学校能给孩子教点东西,特别是拼音和数字等看起来比较有“水平”的知识点。“他们觉得只有这些才是知识,却不知道幼儿园并不是小学的学前辅导班。”

        温岭市级机关幼儿园园长郑娴对幼儿教育也是颇有想法。她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完全是在“拔苗助长”,孩子成了无辜的“牺牲者”。“家长的心态要把握好,观念也要改变,很可能,我们现在一分钟做的会影响到孩子的一辈子。”郑娴说,幼儿园并没有教拼音、数学的义务,而且学前教育中涉及这些知识也并不见得规范,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孩子也可能因为这种填鸭式的教育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厌学,这样看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