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民间团体痛批小学语文教材 存“四大缺失”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11-30

  业内说法

  质疑精神和求证难能可贵

  长年活跃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圈的《读写月报·新教育》主编李玉龙表示,现在教材中虚假的东西很多,找不到出处,根本就是胡编乱造。把教材中的问题收集起来看,可以说让人触目惊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郭初阳们”的质疑精神和求证努力难能可贵,对教材编写和出版部门的提醒警示作用不言而喻。

  教材存在成人本位问题

  语文出版社一名专家称,现有的教材的确存在成人本位的问题,条条框框过多,限制了孩子们张扬的天性,没能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创造力,但也不是不能理解。“主要是因为教师和家长与教材编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教师和家长关注的是如何从儿童出发,而教材编者可能更需要关注客观的语文知识体系以及其他诸多非语文、非教育的因素。一些教材的编写非常严格,规定每篇文章字数不允许超过多少,甚至连在哪篇课文中必须出现哪几个生字都有规定。要考虑语文教学的生字、词语、造句,难易度、字频等一系列问题,有时候就不得不删改修订,再好的文章慢慢也就走样了,可能改编者也很无奈。”该专家称。

  教材修订等待新课标出台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小学语文教材的修订正在按教育部的进度进行,在等待新课程标准出台,目前,他们正在做一些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对国内外教材进行比较,结合语文教学理论的最新进展,做好编写前理论准备工作。小学语文编辑室的工作人员还深入到教材实验区进行调研,倾听一线教师的建议。本报记者 张晓鸽

  举例

  “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认为,在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错误:

  1.《晚上的太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因为广为流传,没有人想到要去考证其真伪。但该书的研究结论让人们大跌眼镜:“最早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是在19世纪末,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他已经是一个39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阑尾炎手术,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他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妈妈做了这个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2.《陈毅探母》(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为了探求《陈毅探母》的真相,郭初阳称自己阅读了《陈毅大事记》、《陈毅年表》,还把所有关于陈毅元帅的书翻了个遍,最后认为这一广为流传的故事从时间到地点都是虚构的。

  3.《云雀的心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文中有“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的描述,研究小组认为鸟类没有汗腺,哪有什么汗水?

  4.《乌鸦反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研究小组认为,生物学已经证明乌鸦没有反哺的习性,可是这篇习作却是以目击证人的方式在讲述反哺的故事。

  5.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检阅》

  研究小组认为,文章中说的是临近7月,波兰准备国庆节。但事实上,1989年底,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而1991年4月5日,波兰国庆的时间由7月22日改为5月3日。

  6.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研究小组认为,2002年5月、2003年5月印刷的课本都是这样写的,但是1989年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

  2004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研究小组认为,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的确地震了,6.6级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然而地震当地时间是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学校。研究小组认为怎么会有学生?

  2005年6月印刷的课本,课文开头改成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记者 张晓鸽)

 

[1] | [2] | [3] | [4] | [5] | [6] 共 6 页
相关文章